了解渔区特点和渔船作业方式
拖网作业:渔船通过拖曳渔网捕鱼,这种作业方式下的渔船速度较慢,通常在 2 - 4 节左右。拖网渔船一般会放出较长的拖网,其范围可能达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拖网的位置通常在船尾方向。在避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船舶螺旋桨卷入拖网。
围网作业:渔船会用大型围网包围鱼群,作业时渔船可能需要快速航行来包围鱼群,速度变化较大。围网作业的渔船周围会有很多船员在操作围网,船舶靠近时容易对其造成危险,因此需要保持较远的安全距离。
延绳钓作业:延绳钓渔船会在海中投放很长的钓线,钓线上有许多鱼钩。这些钓线可能在海面下一定深度,并且分布范围广。船舶在通过延绳钓作业区域时,要注意防止船底挂断钓线。
提前观察和判断渔船动态
利用瞭望设备:在进入渔区前,要充分利用船上的瞭望设备,如雷达、自动识别系统(AIS)和目视瞭望。雷达可以远距离探测渔船的位置、速度和航向;AIS 能够获取渔船的详细信息,如船名、呼号、船舶类型和航行状态等;目视瞭望则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渔船周围的作业情况,如是否在收放渔具等。船员应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安排专人进行瞭望。
判断渔船意图:通过观察渔船的航向、航速变化以及渔具的布置情况,判断渔船的作业意图和可能的行动方向。例如,如果一艘拖网渔船正在转向,可能是在调整拖网位置或者避让其他渔船;如果一艘围网渔船突然加速,可能是正在进行围捕作业。了解这些意图有助于提前规划避让路线。
避让策略和操作技巧
拖网渔船避让:如果与拖网渔船相遇,应避免从其船尾通过,因为船尾拖有渔网。最好从其船头方向较大幅度地避让,并且在避让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如果需要从侧面通过,要确保船舶的螺旋桨不会接触到拖网,同时注意观察拖网的范围和方向。
围网渔船避让:对于围网渔船,要远离其正在围捕作业的区域。如果发现围网渔船正在包围鱼群,船舶应立即改变航向和航速,避免进入围网范围。当围网渔船周围有很多船员在操作围网时,更要保持警惕,避免靠近对船员造成危险。
延绳钓渔船避让:当遇到延绳钓渔船时,要注意观察海面是否有浮标,这些浮标可能是钓线的标志。如果看到浮标,要尽量从其外围绕过,避免船底挂断钓线。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水下钓线的深度和范围,必要时降低航速通过。
保持安全距离:在渔区内航行时,应尽量与渔船及其渔具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建议至少保持 0.5 海里以上的距离,以避免船舶的尾流对渔船造成影响,或者不小心卷入渔具。如果是大型船舶通过小型渔船密集的区域,更要加大安全距离,防止对渔船造成浪损。
早让宽让:当发现有碰撞危险时,要尽早采取避让行动,并且避让幅度要足够大。按照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避让船舶应采取大幅度的行动,如转向时转舵角度应不小于 30°,以让对方清楚地看到本船的避让意图。对于渔船这种操纵性相对较差的船舶,早让宽让可以有效避免紧迫局面的出现。
避免近距离穿越渔船作业区:尽量不要从正在作业的渔船船头或船尾近距离穿越,特别是当渔船正在收放渔具时。如果不得不穿越,要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慢速通过,并且提前与渔船上的船员取得联系,通过甚高频(VHF)电台等通信设备告知本船的意图,确认对方已经知晓并同意后再进行穿越。
根据渔船作业方式避让:
船舶在渔区航行时,应与渔船保持多远距离才安全?
分享一些船舶避让渔船的成功案例
避让渔船时,如何判断船舶和渔船之间是否存在碰撞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