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供需失衡在不同阶段会对海运价格产生不同影响,具体如下:
价格下跌:当集装箱供应大于需求时,市场上集装箱数量充足,船公司为了吸引货主,会降低海运价格以争取更多的业务量。例如 2023 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同比增长 8% 左右,而需求增长十分有限,集运市场从供需弱平衡转向供大于求,导致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全年均值同比大幅下降 70%1 。
价格波动趋缓:由于市场上存在较多的闲置运力和集装箱,即使需求出现小幅度的波动,船公司也能够通过调整运力配置来应对,使得海运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价格相对稳定但处于较低水平。
价格稳定:在集装箱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上的集装箱数量与货物运输需求相匹配,船公司能够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提供运输服务,海运价格也会保持相对稳定。此时,海运价格主要受燃油价格、运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小。
季节性波动:即使在供需平衡的大环境下,仍会存在季节性的需求波动。在运输旺季,如每年的 12 月到次年 1 月,以及 7 月到 10 月,需求会相对增加,海运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度上涨;而在淡季,价格则可能略有下降,但总体波动不大23.
价格上涨:当集装箱需求超过供应时,市场上出现 “一箱难求” 的局面,船公司的议价能力增强,会提高海运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如 2024 年 4 月中至 5 月,因欧美补库需求、国际贸易复杂局势及红海危机等因素,集装箱运输需求强劲,而船舶绕行导致运力损耗,使得上海港至南美基本港、欧洲基本港等市场运价大幅上涨2.
价格波动加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需求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海运价格的大幅波动。例如,若某一地区的经济形势突然好转,货物出口量大幅增加,对集装箱的需求也会急剧上升,海运价格可能会随之迅速上涨;反之,若需求突然下降,价格也会较快下跌,但由于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价格下跌幅度相对小于需求下降幅度 。
导致集装箱供需失衡的因素有哪些?
当出现供不应求时,船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
为应对供需失衡,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