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会对海运价格波动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具体如下:
贸易量萎缩:货币政策收紧通常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减缓经济过热等,这会导致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上升,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如美国在 2024 年 9 月前的加息周期中,其国内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的意愿降低,对进口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各类商品的需求随之减少,进而使得从亚洲等地区运往美国的海运货物量下降168.
需求结构变化:高利率环境下,一些对利率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等,需求会受到更大抑制。这会导致相关产业的海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原本大量运输建筑材料、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海运需求减少,而对一些生活必需品等需求相对稳定的货物运输需求占比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总体上海运市场的需求规模是缩小的,从而给海运价格带来下行压力146.
运力过剩风险:在经济前景不明朗、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可能面临融资成本上升、市场预期悲观等问题,新船订单可能会减少,但由于此前已经订购的新船仍会陆续交付,这就可能导致海运市场的运力在短期内出现过剩的情况。据估计 2023-2024 年是新船集中下水年份,新船运力增速约 6%-8%,而市场需求因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增长乏力,运力过剩使得海运价格更易下跌6.
运营成本增加:一方面,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航运公司在之前签订的一些长期合同,如船舶租赁、港口服务等费用可能并不会立即下降,仍需按照较高的价格支付,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环保等要求,航运公司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船舶升级改造等,而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成本难以通过提高运价来完全转嫁,会压缩航运公司的利润空间,也会使航运公司在定价时更加谨慎,对海运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制约14.
汇率波动:货币政策收紧一般会使本国货币升值。如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其他货币相对贬值78. 对于出口国来说,其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货物运输需求,抑制海运价格;而对于进口国,货币贬值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其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如果贬值幅度过大,也可能引发市场对其经济稳定性的担忧,影响贸易和海运需求8.
资金流动:收紧的货币政策会吸引资金回流到实施该政策的经济体,导致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8. 这可能会使一些依赖外部资金支持的航运项目或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影响其正常运营和发展,进而影响海运市场的运力供给和价格稳定 。
当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时,海运价格波动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海运价格波动冲击,航运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对不同航线的海运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