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航海院校的航海模拟器训练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航海院校的航海模拟器训练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2024年12月20日 21:49   浏览:0   来源:Faye

航海院校的航海模拟器训练课程通常有以下安排:

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需掌握航海仪器操作、船舶操纵、航线规划、气象海况分析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各种航海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航行特性125.

  •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在复杂多变的航海环境中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并有效执行,确保船舶航行安全125.

  • 素质养成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具备应对海上突发情况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15.

课程内容与时间分配


  • 航海仪器操作训练:一般占总课程的 10%-15% 左右时间。包括雷达、GPS、电子海图、测深仪等仪器的原理讲解与操作实践,学生要熟悉设备界面、掌握基本操作和设置方法,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技巧,如在进出港、狭水道航行时如何准确使用仪器确定船位和周围船舶动态12.

  • 船舶操纵训练:约占 20%-25% 的时间。涵盖船舶起航、加速、减速、转向、锚泊、靠离泊等操作,学生要了解船舶操纵性能,掌握不同工况下的操纵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模拟不同类型船舶在各种风流条件下的操纵,培养实际操纵能力和对船舶运动状态的感知能力125.

  • 航线规划与导航训练:占 15%-20% 时间。教授航线设计原则和方法,学生需根据船舶性能、货物种类、气象海况等因素,规划安全、经济的航线,并学会使用导航设备进行航线监控和调整,如在遇到恶劣天气或临时碍航物时,能及时修改航线125.

  • 航海气象与海况分析训练:约占 10%-15% 时间。讲解气象要素对航海的影响,学生要学会获取和分析气象预报信息,根据不同气象海况制定航行策略,如在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下如何选择避风锚地、调整航速航向等25.

  • 应急情况处理训练:占 20%-30% 时间。模拟船舶碰撞、火灾、搁浅、人员落水等应急事件,学生需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掌握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协调配合能力,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125.

教学方法与手段


  • 理论讲授:采用课堂教学形式,讲解航海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则,如航海学、船舶操纵、避碰规则等,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25.

  • 模拟器实操:学生在航海模拟器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教师可设置不同的航海场景和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反复练习,提高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125.

  •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航海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类似事故的意识和能力25.

  • 小组讨论与团队协作:安排一些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或场景,如船舶应急救援演练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方案并协同操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5.

考核与评估方式


  • 理论考核: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学生对航海基础知识、法规、仪器原理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 实操考核:在航海模拟器上设置考核场景和任务,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船舶操纵的熟练程度、应急处理的有效性等12.

  • 综合评估: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125.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