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与海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加强他们的健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健康问题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心理压力来源广泛:船员长期在海上漂泊,远离家人和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思乡情绪。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社交活动有限,且海上作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恶劣天气、海盗威胁等,这些都会给船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例如,在穿越海盗频繁出没的海域时,船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精神高度紧张。
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研究表明,船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焦虑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船员出现情绪低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工作安全产生威胁。例如,一个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船员在操作船舶设备时,更容易出现失误。
生理健康问题多样
职业病风险高:船员的工作环境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例如,在机舱工作的船员,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船舶的振动可能引发肌肉骨骼疾病,如腰部劳损、颈椎病等。此外,船员在海上工作,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皮肤癌的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慢性疾病逐渐增多: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特点,船员患慢性疾病的概率也在增加。例如,船上的食物多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加上船员体力活动有限,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二、健康管理措施
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航运公司应在船员上船前和航行期间,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如深呼吸放松法、情绪表达技巧等)、应对压力的策略等。通过培训,帮助船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建立船上和岸上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在船上,可配备经过培训的心理急救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初步处理船员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卫星通讯等方式,为船员提供与岸上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远程咨询的机会。例如,当船员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时,能够及时与心理咨询师沟通,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优化船舶的设计和布局,营造舒适、温馨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例如,增加船员休息区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合理安排船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丰富船员的业余生活,如设置健身房、图书阅览室、娱乐室等设施,缓解船员的心理压力。
生理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防护:为船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听力保护设备,以降低机舱噪音对听力的损害;为在甲板工作的船员配备防晒用品,如防晒霜、遮阳帽等,减少紫外线照射。同时,定期对船舶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健康体检与疾病监测:建立完善的船员健康体检制度,要求船员在登船前、航行期间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项目应包括基本的身体指标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职业病相关检查(如听力检测、骨密度检查等)。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船员,要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监测,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营养膳食管理:加强船舶餐饮管理,优化船员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保证船员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根据船员的工作强度和身体需求,合理搭配膳食,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比例。例如,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船员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他们的能量需求。
应急医疗管理
医疗设施配备:船舶应按照规定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如急救箱、担架、心电图机、除颤器等。对于大型船舶或远洋船舶,还应设置医务室,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或经过急救培训的船员,以应对常见的伤病情况。例如,在船员突发心脏病时,能够及时使用除颤器进行急救。
应急医疗培训:对船员进行应急医疗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CPR)、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船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援能力。例如,当船员在工作中受伤时,周围的同事能够迅速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时间。
医疗救援协调:建立有效的医疗救援协调机制,当船员出现严重伤病情况时,能够及时与岸上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安排直升机或救援船进行转运。同时,航运公司应与保险公司等合作,确保船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费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