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港口资讯  >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提升服务能力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提升服务能力
2024年11月24日 12:00   浏览:2   来源:货代小哈哈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对于提升服务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码头设施建设


  1. 泊位数量与类型的扩充

    • 增加泊位数量可以接纳更多的船舶同时停靠,减少船舶等待时间。例如,一些大型港口不断新建深水泊位,能够容纳超大型集装箱船和油轮。像上海洋山深水港,其泊位的不断增加使得船舶停靠更加便捷,大大缩短了船舶排队进港的时间。

    • 丰富泊位类型,除了传统的通用泊位,还建设了专业的集装箱泊位、液体化工泊位、邮轮泊位等。以邮轮泊位为例,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了多个大型邮轮泊位,能够满足不同型号邮轮的停靠需求,提升了港口对邮轮旅游业务的服务能力,吸引了更多的邮轮公司开辟航线,促进了当地邮轮经济的发展。

  2. 码头结构的加固与优化

    •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趋势,码头结构需要加固以承受更重的负荷。通过采用更先进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如高性能混凝土和大跨度钢结构,港口码头能够安全地停靠大型船舶。例如,青岛港对部分码头进行改造,加固后的码头可以承受满载的 2 万 TEU(标准箱)以上的集装箱船的停靠,确保了船舶装卸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 优化码头结构还包括合理设计码头前沿的水深和坡度。合适的水深可以保证船舶的吃水要求,而合理的坡度有利于船舶的靠泊和离泊操作。这对于港口服务那些吃水较深的大型船舶至关重要,例如在鹿特丹港,其港口航道和码头前沿的水深经过精心设计,使得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也能顺利进出港口。


二、航道设施建设


  1. 航道疏浚与拓宽

    • 航道疏浚可以增加航道的水深,使大型船舶能够安全通行。例如,长江口航道通过持续疏浚,水深不断增加,目前能够满足 5 万吨级船舶全潮、10 万吨级船舶乘潮双向通航的要求。这使得更多的大型远洋船舶可以直达长江沿线的港口,如南京港、南通港等,拓展了这些港口的服务范围,加强了内河港口与海洋运输的联系。

    • 航道拓宽可以减少船舶交会时的安全隐患,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巴拿马运河在进行拓宽工程后,能够允许更大尺寸的船舶通过,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运输效率,也使得更多的港口能够利用这条重要的航道开展国际贸易业务。

  2. 航标等助航设施的完善

    • 航标是船舶航行的重要指引,包括灯塔、浮标等。升级和完善航标系统可以为船舶提供更准确的导航信息。例如,在一些沿海港口,新型的智能浮标被广泛应用,这些浮标能够实时传输位置、水文等信息到船舶的导航系统,帮助船长更好地掌握航道情况,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 建设虚拟航标和电子航道图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电子航道图可以详细显示航道的水深、宽度、障碍物等信息,并且能够实时更新。船舶可以根据电子航道图进行航线规划,减少搁浅等事故的发生,提高港口航道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仓储设施建设


  1. 仓库容量的扩大与功能的多样化

    • 扩大仓库容量可以满足更多货物的存储需求。在港口周边建设大型的普通货物仓库和集装箱堆场,能够有效缓解货物积压的情况。例如,宁波舟山港建设了多个大型的集装箱堆场,其堆场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港口能够容纳更多的集装箱,减少了集装箱在港外等待的时间。

    • 仓库功能的多样化也很重要。除了传统的存储功能,还增加了冷藏、保鲜、保税等功能。冷藏仓库的建设可以满足水果、肉类等易腐货物的存储和转运需求。例如,一些港口的保税仓库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保税仓储服务,企业可以将货物存储在保税仓库中,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口手续,这对于开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等业务非常有利,提升了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

  2. 仓储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 采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定位和监控。例如,在仓库内安装传感器,可以监测货物的温度、湿度、库存数量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仓库环境和货物存储策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 自动化的仓储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的应用,可以提高货物的出入库效率。自动化立体仓库利用高层货架存储货物,通过堆垛机等设备进行货物的存取,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和货物的存储效率。自动分拣系统可以根据货物的目的地、属性等信息快速分拣货物,加快了货物的周转速度,提升了港口仓储设施的服务质量。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