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国际物流资讯  >  国际物流中的货物配载和装载计划如何制定?
国际物流中的货物配载和装载计划如何制定?
2024年11月19日 18:17   浏览:2   来源:货代小哈哈

在国际物流中,货物配载和装载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成本和货物安全。以下是制定货物配载和装载计划的详细步骤:

一、货物信息收集与分析


  1. 货物清单整理

    • 详细内容记录:首先要收集所有待运输货物的详细信息,包括货物名称、重量、体积、形状、包装形式、特殊要求(如易碎、易腐、危险货物等)。例如,对于一批电子产品的运输,要记录每箱产品的重量(如每箱 10 千克)、体积(长、宽、高分别为 0.5 米、0.4 米、0.3 米)、包装是纸箱、产品属于精密仪器需要轻放等信息。

    • 分类与统计:将货物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如按照普通货物、危险货物、冷藏货物分类,或者按照重量级别(如轻货、重货)、体积大小(如小件货物、大型货物)分类,并统计各类货物的数量和总体积、总重量。这有助于在配载时更好地组合不同类型的货物。

  2. 运输要求明确

    • 运输时间和目的地要求:确定每批货物的运输时间要求和目的地。有些货物可能有紧急交付需求,需要优先安排运输;不同目的地的货物可能需要根据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停靠站点进行合理分组。例如,对于运往欧洲不同国家的货物,要考虑港口的中转和内陆运输的便利性,将在同一港口卸货且运往相邻地区的货物安排在一起。

    • 运输工具限制了解:熟悉将使用的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船舶、飞机、卡车等)的限制条件,包括最大载重量、最大容积、尺寸限制等。例如,标准 20 英尺集装箱的最大载重约为 28 吨,内部容积约为 33 立方米,货物的配载和装载计划必须在这些限制范围内进行。

二、配载原则确定


  1. 重量分布平衡原则

    • 运输工具稳定性考虑:在配载时,要确保货物重量在运输工具上均匀分布,以保持运输工具的稳定性。对于船舶和飞机来说,重心的合理分布尤为重要,否则可能导致航行或飞行安全问题。例如,在船舶配载中,较重的货物应尽量放置在底层和船舶中心位置,避免船舶出现倾斜。

    • 防止局部超载:避免运输工具的局部区域超载。例如,在集装箱配载中,要注意箱门附近和角落的承载能力,防止因货物集中在这些部位而损坏集装箱或影响正常关闭箱门。

  2. 空间利用最大化原则

    • 形状匹配与填充:根据货物的形状和运输工具的内部空间形状,合理安排货物的放置位置,使货物之间的空隙最小化。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可以通过巧妙组合或使用填充物来提高空间利用率。例如,在卡车车厢内装载异形货物时,将长条形货物和块状货物相互搭配放置,在空隙处填充小型货物或软质填充物。

    • 轻重搭配与分层堆放:采用轻重货物搭配的方式,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和空间。一般将重货放在底部,轻货放在上部,同时要考虑货物的耐压性。例如,在集装箱装载中,将重型机械设备放置在底部,上面堆放较轻的纸箱包装货物,这样可以在不超过集装箱载重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装载货物。

  3. 货物兼容性原则

    • 避免相互影响:确保配载的货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危险货物和普通货物,以及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之间。例如,不能将易燃液体和氧化剂放在一起,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对于有气味的货物和易吸附气味的货物,也要分开配载,避免货物串味。

    • 特殊货物隔离:对于易碎、易腐、精密等特殊货物,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其他货物的挤压、碰撞或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将易碎的玻璃制品用缓冲材料包裹后,放置在单独的区域,避免与其他重型货物接触。

三、配载方案制定


  1. 初步方案设计

    • 分组与排序:根据货物的目的地、重量、体积、性质等因素,将货物分成不同的组。例如,将同一目的地的货物分为一组,然后在组内按照重量从轻到重或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接着,根据运输工具的空间和载重限制,初步设计货物在运输工具中的放置位置,考虑先放置较重、较大且形状规则的货物,以构建稳定的基础。

    • 模拟装载: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工绘图等方式,对初步方案进行模拟装载。在模拟过程中,检查货物是否能够合理放置,是否符合配载原则。例如,通过 3D 模拟软件,将货物的模型放入运输工具(如集装箱或飞机货舱)的模型中,查看货物的摆放是否存在空间浪费、重心是否合理等问题。

  2. 方案优化调整

    • 空间和重量调整:根据模拟装载的结果,对配载方案进行优化。如果发现空间利用率不高,可以尝试调整货物的放置角度、重新组合货物或者更换货物的堆放层次。对于重量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将部分货物在运输工具内的位置进行平移或上下调整。例如,发现集装箱内某一侧空间剩余较多,可以将一些小型货物重新分配到该侧,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 考虑装卸便利性:在优化方案时,还要考虑货物的装卸便利性。将先装卸的货物放置在靠近运输工具出入口的位置,对于需要特殊装卸设备或较长装卸时间的货物,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例如,对于需要使用吊车装卸的大型设备,要确保其在装卸时不会受到其他货物的阻挡。

四、装载计划实施与监控


  1. 装载操作流程制定

    • 顺序和方法确定:根据配载方案,制定详细的装载操作流程,明确货物的装载顺序和具体的装载方法。例如,对于集装箱装载,先装载底部的重货,使用叉车或吊车将货物平稳地放置在集装箱内指定位置,然后按照预定的层次和顺序依次装载其他货物。在装载过程中,要注意货物的固定和防护措施。

    • 人员和设备安排:安排足够的熟练操作人员和合适的装卸设备,确保装载过程顺利进行。根据货物的重量和体积,选择相应起重能力的叉车、吊车或其他装卸工具。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货物的特性和装载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货物损坏或安全事故。

  2. 过程监控与调整

    • 实时监督:在装载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督,确保装载操作按照计划进行。检查货物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固、货物之间是否有足够的间隙等。例如,在船舶装载过程中,安排专人在船舱内监督货物的堆放情况,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操作。

    • 动态调整:如果在装载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如发现货物包装损坏、实际货物尺寸与记录不符等),要及时对装载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发现某一货物的包装有破损迹象,可能影响其他货物安全时,要暂停装载,对该货物进行重新包装或调整其放置位置。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