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网--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舶锚泊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船舶锚泊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025年01月01日 13:14   浏览:3   来源:货代小哈哈
  • 操作流程:

    • 选择锚地:根据船舶的吃水、类型、航行任务以及气象、海况、底质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锚地。锚地应具有足够的水深(一般不小于船舶吃水的 1.5 - 2 倍,加上当地可能的最大潮高)、良好的底质(如沙质、泥质底为佳,避免礁石、硬泥或软泥等不良底质)、适宜的避风条件(能有效遮蔽当地常有的风向和风力)和足够的回旋余地(一般要求锚泊后船舶周围有不小于 2 倍船长的水域范围)。

    • 准备工作:在抛锚前,对锚机、锚链、制链器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将锚链从锚链舱中放出一定长度,放在甲板上的锚链筒附近,以便顺利抛锚。同时,确定抛锚的方式(如单手抛锚或双手抛锚)和抛锚的位置(根据锚地的情况和船舶的停靠计划)。

    • 接近锚地:船舶以适当的航速驶向选定的锚地,接近锚地时逐渐减速,保持船舶的稳定和操纵性。在进入锚地前,再次核对锚地的水深、底质等信息,并通过雷达、视觉等手段确认周围没有其他障碍物和船舶,确保抛锚安全。

    • 抛锚操作:当船舶到达预定的抛锚位置,且船速已降低到几乎为零时,根据抛锚方式下达抛锚指令。如果是单手抛锚,一般先将锚抛下,然后根据需要放出一定长度的锚链;如果是双手抛锚,则同时抛下双锚,使锚链均匀受力。在抛锚过程中,密切关注锚链的走向和受力情况,通过锚机的刹车装置控制锚链的放出速度,防止锚链堆积、打结或断裂。一般先放出 2 - 3 倍水深的锚链,然后根据船舶的停泊情况和风流影响,适当调整锚链的长度,使船舶稳定在锚地内。

    • 固定锚链:当锚链放出到合适长度后,使用制链器将锚链固定在锚链筒上,防止锚链因船舶的移动而自行滑出或松脱。同时,检查锚链的松紧程度,确保船舶在锚泊状态下有足够的抓力,又不会因锚链过紧而对锚机和船体结构造成过大的压力。

  • 注意事项:

    • 抛锚时机:要选择在船舶几乎停止前进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抛锚,避免在船舶有较大前冲速度或横移速度时抛锚,否则可能导致锚链受力过大而断裂,或者锚无法正常抓底,影响锚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锚链长度:根据水深、底质、风流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锚链的长度。在浅水区或底质较差的区域,应适当增加锚链长度;在强风、大流或恶劣海况下,也需要放出足够长的锚链以确保船舶的安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放出过长的锚链,以免锚链拖地、缠绕或与其他船舶的锚链发生交叉,给后续的起锚操作带来困难。

    • 风流影响:充分考虑风流对船舶锚泊的影响,尤其是在风向和流向不一致的情况下,船舶可能会在风流的合力作用下发生漂移。在抛锚前,应根据风流的方向和速度,选择合适的抛锚位置和锚链长度,并在锚泊过程中密切关注船舶的位置变化,及时调整锚链或采取其他措施(如使用主机微速进车配合舵来调整船首向),以保持船舶在锚地内的安全位置。

    • 锚地安全:在选择锚地时,要确保锚地周围没有潜在的危险,如沉船、暗礁、浅滩、水下障碍物等,同时要远离其他正在锚泊或航行的船舶,避免发生碰撞或锚链缠绕等事故。在锚泊期间,也要保持警惕,定期观察周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如其他船舶接近、风向风力突然变化、海况恶化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起锚换地或加强值班瞭望等。

    • 锚机维护:锚泊后,要对锚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特别是在抛锚和起锚过程中,如果发现锚机有异常发热、噪音、振动等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以免影响后续的操作和船舶的安全。

    • 值班制度:建立严格的锚泊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瞭望和检查船舶的锚泊情况,包括锚链的受力情况、船舶的位置变化、周围的船舶动态等。值班人员应定期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向船长报告任何异常情况,确保船舶在锚泊期间始终处于安全监控之下。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