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成因: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的。月球的引力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随地球的自转而变化,使得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同时,太阳的引力也对潮汐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月球引力较小。当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如新月、满月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大潮;上弦月、下弦月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垂直,形成小潮),潮汐的大小和涨落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地球的自转、海洋地形、海底摩擦以及海水的惯性等因素也会对潮汐的具体形态和变化产生影响,使得不同海域的潮汐具有各自的特点,如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等类型。
根据潮汐表计算某一时刻潮高:潮汐表通常列出了特定港口或地点每天的高潮和低潮时间及潮高数据,以及潮高的变化规律(如潮差、涨落潮历时等)。计算某一时刻潮高的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所查询地点的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或混合潮)。对于半日潮,一天内通常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且相邻的高潮和低潮潮高大致相近;全日潮则一天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混合潮的情况较为复杂,兼具半日潮和全日潮的特点。
找到潮汐表中与所求时刻最接近的高潮或低潮时间及对应的潮高数据,设为(潮高)和(时间)。
计算所求时刻与的时间差。
根据潮汐的涨落规律,半日潮的潮高变化近似为余弦曲线,全日潮的潮高变化规律相对复杂,但也可近似用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示。对于半日潮,可使用公式来计算潮高,其中是下一个高潮或低潮的潮高,是两次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对于半日潮,通常约为 12 小时 25 分钟)。如果是全日潮或混合潮,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潮汐特点和经验公式进行更复杂的计算,或者参考潮汐表中提供的潮高变化曲线或系数进行插值计算,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某一时刻潮高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潮汐的实际情况还会受到气象条件(如风力、气压等)、海洋环流等因素的影响,潮汐表的数据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航海者还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适当修正。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