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POL 公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能源转型:
硫氧化物排放限制:附则 VI 对船用燃油的硫含量作出严格规定,全球范围内一般不得超过 0.5% m/m,在特定排放控制区要求更为严格,如降至 0.1% m/m。这促使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或采取其他等效减排措施,如安装废气洗涤器等,而低硫燃油的使用以及相关减排技术的应用为更清洁的绿色能源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氮氧化物排放限制:规定了船用柴油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根据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建造日期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船舶发动机设定了具体的排放限值。这推动了船舶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促使船舶行业研发和采用更清洁、更高效的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也使得船舶行业在选择能源时更倾向于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绿色能源。
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引入了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制度,并提出了碳强度指标(CII)评级等要求。EEDI 要求新造船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能效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SEEMP 则要求船舶在运营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能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II 评级对船舶的营运能效水平进行评估和监管,促使船舶公司优化船舶运营管理,采用节能技术和绿色能源1。
极地地区:在南极、北极等极地地区,MARPOL 公约的附则对船舶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排放的规定。这使得传统燃油船舶在这些区域的运营面临巨大挑战,从而促使船舶行业研发和使用适合极地环境的绿色能源动力系统,如采用清洁能源的电动船舶或混合动力船舶等,以满足在特殊区域的航行要求。
其他特殊区域:对于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等特殊区域,也有更严格的污染防治要求。这些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敏感或人口密集的地区,严格的排放限制促使船舶在进入这些区域时采用更清洁的能源或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推动了绿色能源在船舶局部运营中的应用,并为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
燃油质量标准:除了硫含量和闪点等基本要求外,MARPOL 公约还对船用燃油的其他质量参数如粘度、密度等作出规定,以确保燃油的清洁燃烧和船舶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这使得船舶行业在选择燃油时更加注重质量,也为绿色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了质量标准参考,促使绿色燃料的生产和供应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燃油供应单与样品保留:要求船舶在接收燃油时必须获取燃油供应单,并保留所接收燃油的样品。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确保船舶使用的燃油符合质量标准,也为监管部门对船舶燃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使燃油供应商提供更清洁、更环保的燃油,间接推动了绿色能源在船舶行业的应用。
鼓励替代能源研究:IMO 通过 MARPOL 公约的不断修订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船舶行业开展对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如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氢、氨等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合成燃料等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这些政策引导激发了船舶行业对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热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应用。
支持岸电系统建设:虽然 MARPOL 公约未直接对岸电系统作出规定,但在港口减排和船舶污染防治的大背景下,岸电系统作为减少船舶在港期间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得到了广泛推广。这间接促使船舶在靠港期间使用岸上的清洁能源电力,减少对船上燃油发动机的依赖,推动了船舶能源供应向多元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MARPOL公约对船舶压载水管理有哪些规定?
船用燃油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除了MARPOL公约,还有哪些国际法规推动了船舶行业向绿色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