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
包装上要标明包装的类型和材料。比如,对于金属包装,要注明是钢桶、铝桶还是其他金属材质;对于塑料包装,要标明塑料的种类。同时,还会有包装的规格标记,如包装的最大容量、最大毛重等信息。例如,一个用于盛装液体危险品的塑料桶,会标记其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容量为 200 升,毛重限制为 220 千克等内容。这些标记有助于确保包装符合危险品运输的强度和容量要求,防止因包装不当引发事故。
每一种海运危险品都有一个唯一的联合国编号,这个编号必须清晰地标注在包装上。UN 编号是一个四位数编码,它涵盖了各种危险品的信息,包括其化学性质、危险类别等。例如,UN1203 代表汽油,在汽油的包装容器上,这个编号要显著地展示出来。通过 UN 编号,全球各地的运输人员、港口工作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可以快速查阅该危险品的详细资料,包括正确的运输方式、应急处理措施等。
该标准要求在包装上明确标识危险品的主要危险类别。例如,第 1 类是爆炸品,包装上要有爆炸品的象形图(如一个爆炸的炸弹图案)以及相应的类别编号 “1”,而且根据爆炸品的不同项别(如 1.1 项、1.2 项等)还会有进一步的细分标识。这有助于运输人员在第一时间识别货物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的危险类型,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类别标识:
联合国编号(UN 编号)标识:
包装标记规范: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包装上还需要标识出防范措施,即如何避免接触危险品而受到伤害的说明。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可能会标识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保持容器密封” 等内容。这些防范说明是基于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的,能够指导运输人员、装卸工人以及其他可能接触到货物的人员正确操作,减少事故风险。
信号词分为 “危险” 和 “警告” 两类,用于表示危险的严重程度。“危险” 用于较高级别的危险,如剧毒、高度易燃等情况;“警告” 用于相对较低级别的危险。在信号词之后,要跟有明确的危险说明,如 “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用于腐蚀性物质)。这些标识要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按照规定的格式在包装上展示,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危险品的危险程度和具体的危害内容。
GHS 规定了一系列用于表示危险品危险特性的象形图。这些象形图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够跨越语言障碍传递危险信息。例如,骷髅和交叉骨图案代表毒性,火焰图案代表易燃性。象形图的尺寸、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求象形图的大小要足够明显,颜色要鲜明(如红色用于表示危险警示),并且要印在包装的显著位置,确保在正常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容易被看到。
象形图标识:
信号词和危险说明标识:
防范说明标识: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标准
对于一些在限量内运输的危险品,IMO 有特殊的标识要求。例如,在包装上要标明 “限量内运输” 字样以及具体的限量数值。这表示该货物在规定的限量范围内运输时,可以适用相对简化的运输要求,但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要确保货物数量不超过限量,否则可能需要按照更严格的规定进行运输。
如果海运危险品是海洋污染物,包装上需要有专门的海洋污染物标识。这个标识通常是一个由三条鱼和一个被叉掉的手推车组成的图案,表示该物质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这有助于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防止危险品泄漏到海洋中,如使用双层包装、加强密封等措施,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要特别注意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海洋污染物标识:
特殊规定标识(如限量内运输标识):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