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的隔离措施
在装卸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危险品和普通货物的装卸顺序。一般先装卸普通货物,再装卸危险品,或者在不同的码头区域分别进行装卸。例如,当船舶停靠在港口时,普通货物在主码头进行装卸,而危险品则转移到专门的危险品码头进行装卸。在空间上,要保证装卸区域有足够的间隔,避免在装卸操作过程中,危险品与普通货物相互接触或受到干扰。例如,在使用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要确保危险品和普通货物的吊运路线不交叉,防止碰撞导致危险。
船舶在设计和布局时,会划分不同的舱室来存放危险品和普通货物。对于高危险性的海运危险品,如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会被安排在专门的隔离舱室。这些隔离舱室通常位于船舶的底部或较为独立的位置,与存放普通货物的舱室有一定的物理距离和防护结构。例如,用防火墙、防水隔舱壁将危险品舱室和普通货物舱室隔开,防火墙的耐火时间和隔舱壁的水密性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标准,以防止危险品泄漏或发生事故时影响到普通货物。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危险性质的危险品,如放射性物质,除了物理隔离外,还会有专门的屏蔽措施。其存储舱室的四周会采用铅板等屏蔽材料进行包裹,确保放射性射线不会穿透到其他舱室,同时也远离普通货物舱室,防止辐射对普通货物造成潜在的损害。
舱室规划隔离:
装卸顺序和空间隔离:
港口存储的隔离措施
在港口的露天堆场,对于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也有严格的隔离要求。对于堆存的集装箱,装有危险品的集装箱会被集中放置在特定的区域,并且有明显的标识。例如,在堆场设置专门的危险品集装箱堆放区,与普通集装箱堆放区用围栏或者不同颜色的标线进行区分。在堆放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在吊运过程中发生碰撞,同时也避免危险品泄漏后污染普通货物。对于散货堆场,如堆放矿石等普通散货和堆放化学品等危险品散货的区域也要分开,中间设置隔离设施,如挡土墙等。
港口的仓库在规划布局时,会将危险品仓库和普通货物仓库设置在不同的区域。危险品仓库一般位于港口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货物仓库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例如,通过设置隔离带,如绿化隔离带、防护堤等方式,将两者分隔开。隔离带的宽度要根据危险品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和普通仓库之间的隔离带宽度可能在 30 - 50 米左右,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蔓延到普通货物仓库。
危险品仓库内部也会根据不同的危险类别进行分区存储,进一步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品之间以及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将易燃液体仓库、有毒气体仓库等分别建设,并且在仓库周围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围堤、收集池等,确保即使发生泄漏也不会扩散到普通货物存储区域。
仓库布局隔离:
堆场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隔离原则与操作规范
船员和运输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隔离操作规范。在搬运和整理货物时,要确保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不会相互混杂。例如,在船上整理货物时,要先将普通货物固定好,然后再搬运和放置危险品,并且在放置危险品时要确保其包装完好,不会出现泄漏的情况。在运输途中,要定期检查货物的隔离状态,如查看隔离设施是否完好、危险品和普通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在选择运输工具时,要考虑能否有效隔离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例如,对于公路 - 海运联运的情况,在选择集装箱时,要使用符合标准的隔离型集装箱。这种集装箱内部有专门的分隔装置,可以将危险品和普通货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隔间内,隔间之间的隔离材料能够防止危险品泄漏到普通货物区域。在配置运输工具时,还会考虑增加一些辅助的隔离设备,如在车厢或货舱内放置防火、防潮的隔离板,进一步增强隔离效果。
运输工具选择和配置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操作隔离: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