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货物海运港到港后,如果目的港无人提货,会引发一系列的处理流程,涉及多个方面:
货物留置与仓储
留置货物:船公司有权留置货物。这是因为根据运输合同,收货人有义务提取货物并支付相关费用,当无人提货时,船公司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会行使留置权。例如,船公司会将货物留置在目的港的码头仓库或者自己的监管仓库内。
仓储费用产生:货物留置期间会产生仓储费用。这些费用通常由收货人承担,如果最终确定无人提货,仓储费用会不断累积,增加货物处理的成本。仓储费用的计算方式一般是按照货物的体积、重量、滞留时间以及目的港仓库的收费标准来确定。
通知发货人及相关方
货物监管与调查
监管货物状态:目的港海关会对无人提货的货物进行监管。海关会关注货物的性质、数量、价值等信息,防止货物出现非法处置或者走私等情况。例如,对于一些敏感商品,如电子产品、药品等,海关会加强检查和监管力度。
调查无人提货原因:海关可能会对无人提货的原因进行调查。这可能涉及对发货人、收货人以及货代公司等相关方的询问。调查的目的是确保货物的运输和贸易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例如,是否存在贸易欺诈、货物质量问题等导致收货人拒绝提货的情况。
处理货物的海关程序
规定期限内处理:海关一般会规定一个期限,要求在这个期限内对无人提货的货物进行处理。如果超过期限仍未处理,海关可能会采取强制变卖、销毁等措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关规定的期限有所不同,一般在 15 - 90 天左右。
货物变卖或销毁:如果货物有一定的价值且符合相关规定,海关可能会进行变卖处理。变卖所得款项首先用于支付货物在港口产生的仓储费、关税等费用,剩余部分可能会退还给发货人或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对于一些不符合进口国规定的货物,如违禁品、过期食品等,海关会进行销毁处理。
寻找解决方案
联系收货人协商:发货人在接到船公司的通知后,会积极联系收货人,了解无人提货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收货人的误解、资金问题或者其他可以解决的原因,发货人和收货人可以协商解决方案,例如,延长提货时间、调整付款方式等。
重新安排货物销售或转运:如果无法与收货人达成一致,发货人可以考虑重新安排货物的销售或者转运。对于有市场需求的货物,发货人可以寻找新的买家,将货物在目的港或者转运至其他港口销售。但这需要考虑货物的时效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额外的运输和销售成本等因素。
承担潜在损失
费用损失:发货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损失。这包括货物在目的港产生的仓储费用、船公司的滞期费(如果有)、转运或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额外运输和操作费用等。例如,如果发货人决定将货物转运回原起运港,需要支付往返的海运费用以及目的港和起运港的装卸费用等。
货物价值损失:由于货物在目的港滞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货物价值下降。例如,对于季节性商品或者易腐货物,长时间无人提货可能会使其失去市场价值;对于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长时间存储可能会导致技术过时或者性能下降,从而降低其价值。
出口货物海运无人提货产生的费用怎么计算?
货物在目的港无人提货会被拍卖吗?
发货人如何避免出口货物在海运港到港后无人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