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船时,检查船上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更新情况至关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定位准确性测试:在不同的航行区域,如开阔海域、狭窄水道、港口附近等,使用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将系统显示的位置信息与实际已知的地标、浮标或其他可靠的定位参考点进行对比,查看位置偏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通常,民用航海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应在数米到数十米之间。
航线规划与跟踪测试:在导航系统中输入多个不同的目的地和航线规划,观察系统是否能准确生成合理的航线,包括转向点、距离、预计航行时间等信息是否准确。在航行过程中,密切关注系统对船舶实际航行轨迹的跟踪情况,确保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船舶的位置和航向变化,偏差应小于一定比例,一般在 5% 以内。
传感器数据准确性测试:检查导航系统与船上其他传感器,如罗经、计程仪、测深仪等的连接和数据交互情况。确保罗经提供的航向数据准确无误,计程仪测量的船速数据与实际航速相符,测深仪测量的水深数据在不同水域条件下都能准确反映实际水深,误差一般不超过 0.5 米。
版本查看:进入导航系统的设置菜单或相关信息界面,查看地图数据的版本号和发布日期,了解其是否为最新版本。一般来说,较新的版本会包含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最新的航道变化、新增的障碍物和助航设施等。
重要区域核对:重点检查船舶经常航行的区域,如港口、航道、海峡等的地图数据。将系统显示的地理要素,如岸线形状、岛屿位置、灯塔坐标、航道深度和宽度等,与官方海图或最新的航海通告进行仔细比对,确保地图数据的准确性。
更新记录查询:向卖方询问导航系统地图数据的更新历史和频率,了解其是否定期进行更新,以及最近一次更新的时间和内容。同时,查看系统中是否有自动更新功能,以及该功能是否正常启用。
信号强度观察:在导航系统的信号接收界面或相关状态显示中,查看卫星信号的强度和数量。一般来说,良好的卫星信号接收应能锁定至少 4 颗以上的卫星,且信号强度稳定在较高水平,通常以 dBm 为单位,信号强度应大于 - 130dBm。
遮挡试验: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观察在不同遮挡情况下导航系统的卫星信号接收情况,如在桥梁下方、高大建筑物附近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确保系统在短暂遮挡后能迅速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且定位精度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干扰源排查:检查船上是否存在可能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设备或因素,如无线电发射设备、大型金属结构物等。关闭或远离可能的干扰源后,再次观察导航系统的卫星信号接收情况和定位准确性是否有所改善。
验船师检查:聘请专业的验船师对导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验船师通常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专业的检测设备,能够对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进行深入检查,并出具详细的检查报告。
校准与认证:查看导航系统是否经过专业机构的校准和认证,如船级社或相关航海技术监督部门的认证。这些认证通常表示导航系统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其准确性和性能得到了认可。如果系统未经过校准或认证,或者校准有效期已过,建议及时进行校准和重新认证。
如何查看导航系统的设置菜单或相关信息界面?
二手船交易中,如何保障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签订二手船买卖合同需要注意哪些税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