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船时,检查船身结构是否存在隐蔽性损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检查方法:
超声波测厚仪:可以测量船身钢板的厚度,通过对比原始设计厚度和实际测量厚度,判断钢板是否因腐蚀或其他原因变薄,尤其对于水线以下、船首、船尾等易腐蚀区域以及关键结构部位如龙骨、肋骨等,要进行多点测量,若发现厚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可能存在隐蔽性损坏。
磁粉探伤仪和渗透探伤剂:对于船身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是常用的检测方法。磁粉探伤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当船身表面或近表面有裂纹等缺陷时,磁力线会发生畸变,磁粉会聚集在缺陷处显示痕迹;渗透探伤则是将含有色染料或荧光剂的渗透液涂覆在船身表面,使其渗入缺陷中,去除多余渗透液后,再涂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会被吸附并显示痕迹,从而发现隐蔽性裂纹。
专业验船师:聘请经验丰富、资质合格的专业验船师进行检查,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船舶结构和相关规范,能够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准确判断船身结构是否存在隐蔽性损坏,并提供详细的检验报告和专业的建议。
舱室检查:进入船舶的各个舱室,包括货舱、机舱、压载舱、燃油舱等,仔细检查舱壁、甲板、肋骨等结构的连接部位是否有变形、裂缝、腐蚀等情况,特别要注意舱室的角落、焊缝处以及水密门、人孔等周围区域,这些地方容易出现隐蔽性损坏。
双层底检查:双层底是船舶重要的结构部分,承担着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等重要功能。通过专门的通道或人孔进入双层底内部,检查内底板、外底板、纵骨、肋板等结构的完整性,查看是否有腐蚀穿孔、裂缝、变形等问题,同时要注意检查双层底内的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固定情况和是否存在泄漏等隐患。
操纵性能观察:在航行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船舶的操纵性能,如转向灵活性、航速稳定性等,若船舶操纵异常,可能是船身结构存在变形或损坏影响了船舶的水动力性能,如船尾结构损坏可能导致船舶航行时产生异常振动和阻力增加等现象。
振动和噪音监测:利用专业的振动和噪音监测设备,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对船身各部位进行监测,异常的振动和噪音可能是船身结构松动、裂缝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通过分析振动和噪音的频率、幅值和位置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隐蔽性损坏,并进一步进行针对性检查。
检查船身结构时,如何判断焊缝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如何判断二手船的船体是否曾遭受过严重撞击?
购买二手船时,除了船身结构,还需要检查哪些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