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货物装卸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吊杆、叉车、输送带等,以下是它们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起重机和吊杆
作业前检查:检查起重机或吊杆的结构部件,包括吊臂、塔身、基座等,确保无变形、裂缝和腐蚀等损坏;检查钢丝绳、链条、吊钩等起升部件,确保无磨损、断丝和变形;检查各传动机构,如齿轮、减速器、制动器等,确保运转正常;检查安全装置,如限位开关、超载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等,确保其灵敏可靠;检查电气系统,包括电线、电缆、控制柜等,确保无漏电、短路等故障。
作业中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在起吊货物前,应先试吊,确认货物绑扎牢固、起升机构正常工作后,方可正式起吊;起吊过程中,要保持货物平稳,避免货物晃动或碰撞;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货物的起升高度和位置,严禁超过限位开关的设定值;严禁在起重机或吊杆工作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作业后维护:作业结束后,将起重机或吊杆停放在规定位置,并将吊钩、吊臂等部件归位;关闭电源,切断总开关;对设备进行清洁,清除设备上的灰尘、油污和杂物;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报告维修人员。
叉车
作业前检查:检查叉车的外观,确保车身无变形、裂缝和腐蚀等损坏;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确保轮胎正常;检查刹车系统,包括刹车片、刹车油、刹车管路等,确保刹车灵敏可靠;检查起升链条、货叉等部件,确保无磨损、变形;检查发动机、变速器、液压系统等,确保运转正常;检查灯光、喇叭等信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作业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叉取货物前,应先调整货叉的间距,使其适合货物的尺寸;叉取货物时,要缓慢平稳地插入货物底部,避免碰撞货物;起升货物时,要确保货物平稳上升,严禁货物倾斜或晃动;行驶过程中,要控制车速,保持车距,严禁急刹车和急转弯;在装卸货物时,要将叉车停放在平稳的地面上,避免车辆倾斜。
作业后维护:作业结束后,将叉车停放在规定位置,拉起手刹,关闭发动机;对叉车进行清洁,清除车上的灰尘、油污和杂物;对叉车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报告维修人员;定期对叉车进行保养,更换机油、滤清器等易损件。
输送带
作业前检查:检查输送带的带体,确保无撕裂、划伤和磨损等损坏;检查托辊、滚筒等输送部件,确保无变形、损坏和转动不灵等问题;检查传动装置,如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确保运转正常;检查输送带的张紧装置,确保输送带张紧适度;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紧急停止按钮等,确保其齐全有效。
作业中操作:在启动输送带前,应先检查输送带上是否有人员和障碍物,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启动时,应先点动,观察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和速度是否正常,然后再正式启动;在输送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输送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送带跑偏、打滑等问题;严禁在输送带上行走、跨越或放置物品。
作业后维护:作业结束后,先停止输送物料,待输送带上的物料全部输送完毕后,再关闭输送带;对输送带进行清洁,清除带上的灰尘、油污和杂物;对输送带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报告维修人员;定期对输送带进行保养,调整输送带的张紧度,更换磨损的托辊和滚筒等部件。
起重机和吊杆
起升机构故障:若钢丝绳出现断丝、磨损严重等情况,应及时更换钢丝绳;若吊钩出现变形、裂纹等缺陷,应更换吊钩;若起升电机不转或转速异常,应检查电机的电源、接线和绕组,排除电机故障;若减速器出现异常响声或漏油,应检查减速器的齿轮、轴承和油封,更换损坏的部件。
变幅机构故障:若变幅油缸出现漏油、爬行等现象,应检查油缸的密封件、活塞杆和活塞,更换损坏的部件;若变幅电机或减速器出现故障,应参照起升机构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处理;若变幅机构的限位开关失灵,应检查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和触点,调整或更换限位开关。
回转机构故障:若回转电机不转或转速异常,应检查电机的电源、接线和绕组,排除电机故障;若回转减速器出现异常响声或漏油,应检查减速器的齿轮、轴承和油封,更换损坏的部件;若回转支承出现磨损、松动等现象,应检查回转支承的螺栓、滚道和滚动体,调整或更换回转支承。
叉车
发动机故障:若发动机无法启动,应检查油箱是否有油、燃油滤清器是否堵塞、火花塞是否点火等,排除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若发动机动力不足,应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喷油嘴是否喷油、气门是否密封等,排除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若发动机出现异常响声,应检查发动机的轴承、活塞、连杆等部件,更换损坏的部件。
液压系统故障:若货叉无法起升或起升缓慢,应检查液压泵是否工作正常、液压油是否充足、液压缸是否漏油等,排除液压系统故障;若液压系统出现漏油现象,应检查油管、接头、油封等部位,更换损坏的部件;若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应检查液压泵、溢流阀、减压阀等部件,调整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电气系统故障:若叉车的灯光不亮或喇叭不响,应检查灯泡、保险丝、继电器等部件,更换损坏的部件;若叉车的控制器出现故障,应检查控制器的电源、接线和芯片,更换损坏的部件;若叉车的传感器出现故障,应检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接线和灵敏度,调整或更换传感器。
输送带
输送带跑偏故障:若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跑偏现象,应首先检查输送带的接头是否平整、输送带的张紧度是否一致;若输送带的一侧磨损严重,应调整输送带的张紧度,使输送带两侧的张紧度一致;若托辊或滚筒安装位置不正确,应重新调整托辊或滚筒的安装位置;若输送带的接头不正,应重新制作接头。
输送带打滑故障:若输送带出现打滑现象,应首先检查输送带的张紧度是否足够,若张紧度不足,应调整输送带的张紧装置,增加输送带的张紧度;若输送带的表面有水、油等润滑剂,应清除输送带表面的润滑剂;若滚筒的表面磨损严重,应更换滚筒;若驱动电机的功率不足,应更换大功率的电机。
输送带撕裂故障:若输送带出现撕裂现象,应立即停止输送带的运行,检查输送带的撕裂部位和原因;若输送带的撕裂是由尖锐物体划伤引起的,应清除输送带上的尖锐物体,并对输送带的撕裂部位进行修补或更换;若输送带的撕裂是由输送带的接头断裂引起的,应重新制作接头;若输送带的撕裂是由托辊或滚筒的故障引起的,应更换托辊或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