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在海洋中航行时,海洋生物附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增加船舶的阻力、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还可能导致船舶腐蚀等。以下是船舶设计中应对海洋生物附着问题的一些方法:
低表面能材料:选用具有低表面能的材料作为船体外壳,如含氟聚合物、有机硅涂料等。这些材料表面光滑,不易被海洋生物附着,即使有生物附着,也更容易在航行过程中被水流冲刷掉。
防污涂层材料:使用具有防污性能的涂层,如自抛光防污漆、低毒长效防污漆等。自抛光防污漆在海水的作用下会缓慢溶解并释放出防污剂,在船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有毒层,阻止海洋生物附着;低毒长效防污漆则通过控制防污剂的释放速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防污效果。
优化进排水口设计:进排水口是海洋生物容易进入和附着的部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减少生物附着。如采用特殊的格栅结构,既能防止大型海洋生物进入,又能使水流顺畅通过,减少水流中的生物在进排水口附近的停留和附着;还可在进排水口处安装超声波装置或电解装置,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或电解产生的物质来防止生物附着。
合理设计螺旋桨:螺旋桨是船舶的重要推进部件,也是海洋生物容易附着的部位。可采用特殊的螺旋桨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如在螺旋桨表面涂覆防污涂层或采用具有抗菌、抗污性能的合金材料;同时,优化螺旋桨的设计形状,减少水流的紊乱和漩涡,降低海洋生物在螺旋桨表面的附着几率。
电解海水防污系统:通过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等具有杀菌、灭藻作用的物质,将这些物质释放到船体外表面,可有效地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该系统具有环保、高效、持久等优点,可根据船舶的大小和航行区域的生物附着情况调整电解电流和产生的防污物质的浓度。
超声波防污系统: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在船体表面产生微小的气泡和冲击波,破坏海洋生物的附着环境,使生物无法在船体表面附着和生长。这种系统对海洋生物的幼体和藻类的防污效果尤为显著,且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紫外线防污系统:在船体内安装紫外线照射装置,将海水引入照射区域,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杀死海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孢子,从而减少海洋生物在船体表面的附着。该系统通常与其他防污措施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防污效果。
哪些特殊的船体外形设计可以减少海洋生物附着?
自抛光防污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对船舶附属设备的进排水口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