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吞吐量的统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统计方法:对进出港口的货物,以其实际毛重作为统计依据,单位通常为吨。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港口的地磅等称重设备对货物进行称重,或者根据货物的提单、运单等单证上注明的重量进行统计。
数据差异:这种方法统计的数据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货物的实际重量情况,但对于一些轻质但体积庞大的货物,如棉花、泡沫塑料等,其重量可能相对较轻,但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却可能占用较大的空间和资源,仅以重量统计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这些货物对港口作业的实际影响。
统计方法:以货物的实际体积作为统计指标,单位一般为立方米。对于规则形状的货物,可以通过测量其长、宽、高来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货物,通常采用一些近似的计算方法或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数据差异:按体积统计可以更好地反映货物对港口仓储和堆场空间的占用情况,但对于一些密度较大的货物,如矿石、煤炭等,其体积可能相对较小,但重量却很大,仅以体积统计可能会低估这些货物的实际运输量和对港口设备的负荷。
统计方法:自然吨是指不论货物的形态和运输方式如何,以货物的实际重量作为计算单位,在统计时将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物重量进行累加。如 1 吨货物,无论其是通过水路、铁路还是公路运输到港口,在统计自然吨时都按 1 吨计算。
数据差异:自然吨统计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货物的实际数量,但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的货物,在加工前后货物的重量或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在不同环节统计的自然吨数据与实际运输和装卸的工作量不完全一致。
统计方法:对于以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通常以标准箱(TEU)为单位进行统计。一个标准箱是指长度为 20 英尺的集装箱,40 英尺的集装箱则计为 2 个标准箱。统计时,根据进出港口的集装箱数量进行累加,同时还会对集装箱的重箱、轻箱、空箱等进行分类统计。
数据差异:这种统计方法对于集装箱化程度较高的港口来说,可以清晰地反映集装箱运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但对于一些非集装箱货物或在集装箱内混装不同种类货物的情况,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货物的实际内容和价值,且不同港口对于集装箱的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异,如对于特殊尺寸集装箱的换算标准等。
统计方法:以进出港口货物的价值作为统计指标,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如美元、人民币等。通过对货物的报关单、发票等单证上注明的货物价值进行统计汇总。
数据差异:按价值统计可以反映港口货物的经济价值和贸易规模,但货物的价值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统计数据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而且对于一些低价值但高运输量的货物,如建筑用砂石等,可能在价值统计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在实际港口作业中却可能占据重要地位。
列举一些港口吞吐量统计的具体案例
按货物的自然吨统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同的统计方法会给港口的运营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