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下滑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区域内港口竞争加剧: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港、深圳港等港口迅速崛起,在设施建设、服务水平、运营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与香港港形成了同质化竞争,分流了大量货源和航线。例如,深圳盐田港的不断发展,吸引了许多原本经香港转运的货物直接在盐田港装卸6。
全球航运格局变化:国际航运联盟为提高船期准班率进行重组,全球港口业务格局发生变化,形成了规模更大但数量更少的航运枢纽,香港港在东西向转口港名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被一些主要航运公司从远洋航线中剔除或减少停靠次数。如丹麦海事数据分析公司 sea-intelligence 首席执行官 alan murphy 撰文指出,主要航运公司联盟已把香港剔除于 2025 年亚洲至美国西岸的两大远洋航线之列。
成本相对较高:香港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码头运营成本等相对较高,导致货物在香港港的装卸、存储和转运成本增加,对于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货物,货主会选择更具成本优势的港口。
港口设施老化:相比一些新建的现代化港口,香港的部分码头设施建设时间较早,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现象,在处理大型船舶和高吞吐量货物时,效率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物流运输衔接不畅:香港与内地的陆路交通在跨境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便,如通关手续繁琐、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等,影响了货物的快速流通和转运效率,导致部分货源流失。
产业结构转型:香港的制造业逐渐外迁,本地制造业对港口的货物支撑作用减弱。同时,香港的经济重心逐渐向金融、贸易、旅游等服务业转移,对港口物流的依赖程度相对降低。
香港港未来的复兴举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推动智慧港口发展:加大对港口的自动化、智能化投入,建设智能码头、智能仓储和智能物流系统,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智能调度和高效管理6710。
构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按照《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积极发展绿色船用燃料的加注服务,吸引使用绿色船用燃料的远洋船停靠香港,提升香港港口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同时,推动港口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降低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71012。
发展高增值海运和专业业务:优化与船舶租赁及航运业商业主导人业务相关的税务宽减措施,推动具潜力或代表性的海运保险业务落户香港,研究大宗商品交易有关税务优惠,壮大本地航运生态圈,提高港口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710。
香港港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香港港应如何加强与内地的陆路交通衔接?
香港港未来在国际航运中的定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