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在过去十年间粮食吞吐量实现增长,主要有以下因素:
码头泊位增加: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总投资 17.74 亿元,新建 2 个 10 万吨级通用泊位、1 个 4 万吨级杂货泊位、5 个 5 千吨级驳船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 1295 万吨,大大提升了港口的粮食接卸能力。
设备升级改造:全国首个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化散粮作业码头在广州港诞生,该项目实现散粮作业全过程全自动化,作业效率提升 15%,整体生产效率提高 20%,节约人力成本约 74%,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4。
海铁联运发展: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增长迅速,1 月至 10 月完成箱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幅达 34%。通过打造 “铁路 + 海运 + 国际段内陆物流” 的多式联运通道,进一步强化网络布局,深度挖掘内陆市场的货源潜力,为粮食运输提供了更广阔的腹地和更便捷的运输方式5。
内河航运协同:广州港通过珠江水系与西江、北江等内河航道相连,形成了内河航运网络。这使得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内陆地区的粮食可以通过内河航道低成本、大运量地运输到广州港,同时也便于将进口粮食转运到内陆地区。
口岸营商环境改善:广州市大力强化口岸营商环境,商务、海关、边检、海事、港务等各单位出政策、降费用、优服务,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在 2023 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市 “国际贸易” 指标获全省第一,这使得粮食贸易更加便捷高效,吸引了更多的粮食企业选择广州港2。
暖企政策供给:市港务局贯彻落实 “暖企” 措施,继续免除广州港货物港务费地方政府留存部分,督促港口企业严格执行港口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和收费公示制度,杜绝强制及清单外收费行为,降低了粮食企业的运营成本。
广州港的粮食进口主要来源地有哪些?
广州港粮食吞吐量的增长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港的粮食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