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材料船舶与传统船舶在结构、材料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打捞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型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点,但也可能存在韧性相对较低、对局部应力集中较为敏感等问题。在打捞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对船身造成额外的损伤,如刮擦、碰撞等,以免破坏复合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影响船舶的后续修复和使用。
传统船舶:一般采用钢材或木材等传统材料建造,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相对较好,但容易生锈腐蚀。在打捞时,对于轻微的碰撞和刮擦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但对于长期浸泡在水中的部分,可能需要特别关注腐蚀情况,以防止打捞过程中因腐蚀部位的破坏而导致船舶结构的进一步损坏。
新型复合材料船舶:其结构设计往往更加灵活多样,可能采用整体成型、夹层结构等复杂的制造工艺,这使得船舶在受损后的变形和破损模式与传统船舶有所不同。在打捞时,需要更准确地评估船舶的结构损伤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扶正和固定方案,以确保打捞过程中船舶的结构安全。
传统船舶:多为钢结构焊接或铆接而成,结构相对较为规整和坚固。在打捞过程中,可利用船舶自身的结构强度进行牵引、扶正等操作,例如通过船首、船尾或船舷的加强结构部位来固定缆绳或吊装设备,而对于新型复合材料船舶则可能需要寻找更为合适的固定点,避免对船身结构造成破坏。
扶正方法:
固定方法:
打捞设备选择:
新型复合材料船舶:由于其对损伤较为敏感,在打捞设备的选择上更注重设备的精度和对船身的保护能力。例如,在起吊作业时,可能会选用带有橡胶垫或柔软吊带的起重机吊钩,以减少对船身的压力和摩擦;在水下切割、焊接等作业时,需要使用专门适用于复合材料的工具和工艺,以避免产生高温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
传统船舶:可使用较为常规的打捞设备,如大型浮吊、拖轮、绞吸船等。在切割和焊接方面,传统的气割、电焊等设备和工艺通常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一些老旧的传统船舶,可能需要考虑其钢材的老化和锈蚀问题,适当调整设备参数和作业方式。
打捞新型复合材料船舶时,应如何避免对其造成额外损伤?
有哪些适合新型复合材料船舶的打捞设备?
如何评估新型复合材料船舶的结构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