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狭窄航道内船舶遇险,如何实施精准有效的救助操作?
狭窄航道内船舶遇险,如何实施精准有效的救助操作?
2024年12月28日 12:48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在狭窄航道内对船舶遇险实施精准有效的救助操作,需要综合考虑航道特点、船舶状况、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以下是具体的救助操作方法:

前期准备与评估


  • 快速响应与信息收集:接到救助报警后,救助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派遣救助力量前往出事地点。同时,与遇险船舶保持密切联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船舶的遇险情况,包括船舶类型、载货情况、船身损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船舶的位置和姿态、当时的天气和水流情况等。

  • 航道状况评估:立即对狭窄航道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航道的宽度、深度、弯曲度、水流速度和流向、航道内的障碍物分布以及周边的码头、桥梁等设施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初步的救助方案,确定最佳的救助路线和作业区域。

现场救援协调


  • 交通管制:迅速组织力量对狭窄航道实施交通管制,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信号灯等方式通知附近船舶减速慢行或暂时停靠在安全区域等待,避免其他船舶进入事故现场造成二次碰撞或干扰救助工作。同时,安排巡逻艇在事故现场周边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区域的安全。

  • 救援力量部署:根据遇险船舶的具体情况和航道特点,合理调配救援力量,包括拖轮、打捞船、消防船、医疗救护船等。拖轮可用于牵引遇险船舶,打捞船可在船舶沉没时进行打捞作业,消防船用于灭火,医疗救护船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救治。确保各救援船在狭窄航道内能够灵活操作,相互配合默契。

具体救助措施


  • 稳定船舶:如果遇险船舶处于倾斜、摇摆或失控状态,首先要采取措施稳定船舶,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可派遣拖轮靠近遇险船舶,用缆绳将其与遇险船舶连接,通过拖轮的拉力和自身的动力调整,使遇险船舶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防止其碰撞航道两侧的障碍物或其他船舶。

  • 灭火防爆:若船舶发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消防船应迅速靠近,但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火势波及。利用消防船上的高压水枪、泡沫灭火系统等设备,对遇险船舶的着火部位进行灭火作业,同时要注意水流对船舶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因灭火用水过多导致船舶倾斜加剧。对于可能存在的爆炸危险,要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并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电源等。

  • 人员救助:在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组织对遇险船舶上的人员进行救助。可通过救生艇、救生筏、直升机等多种方式进行救援。如果航道条件允许,优先使用救生艇靠近遇险船舶,将被困人员转移至救生艇上,再送往医疗救护船或岸边。对于受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疗救护船或岸上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船舶拖带或打捞:当遇险船舶的火势得到控制、人员安全转移后,根据船舶的受损情况决定是进行拖带还是打捞。如果船舶仍具备一定的浮力和航行能力,可派遣拖轮将其拖至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维修;如果船舶已经沉没或严重受损失去航行能力,则需要组织打捞船进行打捞作业。在狭窄航道内进行打捞作业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打捞设备对航道造成破坏和对其他船舶的影响,可采用浮筒打捞法、起重打捞法等合适的打捞方法,并根据航道情况和船舶重量合理安排打捞力量。

后续工作


  • 航道清理与恢复:救助作业完成后,及时组织力量对狭窄航道内残留的船舶碎片、油污等污染物进行清理,确保航道的安全畅通。对航道设施进行检查和修复,如航标、灯塔、防撞设施等,恢复航道的正常使用功能。

  • 事故调查与总结:对船舶遇险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方等,总结救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事故的救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不断完善狭窄航道内的救助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

救助人员应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

分享一些成功的狭窄航道救助案例

制定救助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法律和道德因素?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