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因火灾导致结构变形后打捞时的扶正和固定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具体情况和打捞现场的环境等因素,以下是具体的扶正和固定方法:
浮力调整法:通过在船舶的不同部位合理布置浮筒或气囊等浮力装置,根据船舶的倾斜情况和结构变形程度,精确计算所需的浮力大小和分布位置,然后逐步向浮筒或气囊中充入气体或水,利用浮力的作用使船舶逐渐恢复到正浮状态。在充入气体或水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船舶的姿态变化,防止因浮力过大或过小导致船舶再次倾斜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拖曳扶正法:使用拖轮或其他打捞船对倾斜变形的船舶进行拖曳扶正。在拖曳前,需要对船舶的结构强度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加固,确保船舶在拖曳过程中不会因受力过大而进一步损坏。根据船舶的倾斜方向和角度,选择合适的拖曳点和拖曳方向,通过缓慢而稳定的拖曳力,使船舶逐渐恢复到正浮状态。在拖曳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拖曳速度和力度,避免对船舶造成二次损伤。
起重设备扶正法:对于小型船舶或变形不太严重的船舶,可以使用起重设备如起重机、浮吊等进行扶正。在使用起重设备前,需要对船舶的重心和起吊点进行准确计算和标记,确保起吊过程中船舶的平衡和稳定。将起重设备的吊钩或吊索连接到船舶的合适部位,如船首、船尾或船舷等,然后缓慢起吊,通过调整起吊高度和角度,使船舶逐渐恢复到正浮状态。在起吊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船舶的结构变化和起重设备的工作状态,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缆绳固定:在船舶扶正后,及时使用缆绳将船舶与打捞船或岸边的固定物连接起来,以保持船舶的稳定。根据船舶的大小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缆绳数量和直径,一般需要在船首、船尾和船舷两侧分别布置缆绳。将缆绳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的系缆桩或其他牢固部位,另一端固定在打捞船的绞车或岸边的地锚上,通过调整缆绳的松紧度,使船舶保持在正浮位置。在固定缆绳时,要注意缆绳的夹角和受力情况,避免缆绳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撑杆固定:对于结构变形较大的船舶,在扶正后可以使用撑杆对船舶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和支撑。撑杆通常采用钢管或木材等材料制作,根据船舶的变形情况和需要支撑的部位,将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的内部结构或甲板上,另一端支撑在打捞船或其他固定物上,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防止船舶在打捞过程中再次发生变形或倾斜。在安装撑杆时,要确保撑杆的连接牢固可靠,并且能够承受船舶的重量和外力作用。
船底固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船底固定的方法对扶正后的船舶进行固定。通过在船底安装固定装置,如夹具、吸盘或锚固螺栓等,将船舶与打捞船或海底的固定物连接起来,使船舶在打捞过程中保持稳定。这种方法需要对船底的结构和强度进行详细评估,并且在安装固定装置时要注意避免对船底造成损伤。
打捞因火灾导致结构变形的船舶时,如何避免对受损结构造成二次伤害?
起重设备扶正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制定一份详细的船舶打捞后修复和检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