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高价值船舶打捞,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船身损伤?
高价值船舶打捞,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船身损伤?
2024年12月28日 12:46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高价值船舶打捞过程中,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船身损伤,需要从打捞前的充分准备、打捞过程中的精细操作以及打捞后的妥善处理等多个环节采取措施,以下是具体方法:

打捞前的准备工作


  • 详细勘察与评估:利用先进的水下探测技术,如多波束声呐、水下机器人等,对沉船的位置、姿态、结构完整性、船身损伤情况以及周围的海底地形、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根据勘察结果对打捞难度、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船身损伤的潜在因素进行精准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打捞方案提供依据。

  • 制定精准打捞方案:根据勘察和评估结果,邀请经验丰富的打捞专家、船舶工程师等共同制定打捞方案。方案应综合考虑船型、船身结构特点、沉船状态、水深、海况等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打捞方法和设备。对于高价值船舶,可能需要采用多种打捞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浮筒打捞法、起重船打捞法、封舱抽水打捞法等,并对每种方法的实施步骤、技术参数、安全措施等进行详细规划。

  • 准备专业打捞设备:确保所选用的打捞设备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高价值船舶打捞的要求。如大型浮吊船要配备高精度的起吊设备和稳定系统,以精确控制起吊力度和角度;浮筒要选用质量可靠、浮力可调的产品,并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和安全检查;水下切割、焊接等设备要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水下作业时能够精准操作。

打捞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 稳定船身姿态:在进行打捞作业前,先对沉船进行必要的固定和稳定处理,防止在打捞过程中船身发生晃动、翻滚等进一步损坏船身结构。可使用钢缆、锚链等将沉船与周围的固定物或打捞船连接固定,或采用水下定位桩等方式对沉船进行限位。在起吊或提升过程中,要通过多点起吊、平衡控制等技术,确保船身受力均匀,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船身变形或损坏。

  • 精准控制打捞力度:使用浮吊船打捞时,根据船身的重量、浮力分布以及起吊点的位置等因素,精确计算和控制起吊力度和速度。起吊过程中,密切关注船身的反应和各项监测数据,如应力变化、变形情况等,及时调整起吊参数,避免因起吊力度过大或过小导致船身受损。采用浮筒打捞法时,要精确控制浮筒的充气量和浮力大小,使其与船身的重量和浮力需求相匹配,防止因浮力不均匀或过大而对船身造成损坏。

  • 水下作业保护:在进行水下切割、焊接、封堵等作业时,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控制作业强度和范围,避免对船身结构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在切割或拆除船身的部分结构时,要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防止因结构改变而导致船身失稳或受损。

打捞后的检查与修复


  • 全面检查船身损伤:打捞完成后,立即对船身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船体外板、内部结构、设备设施等各个部位。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对船身的关键部位和可能存在损伤的部位进行检测,确定损伤的位置、程度和范围,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 及时修复损伤部位:根据检查结果,组织专业的维修团队对船身损伤部位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对于轻微损伤,可采用补焊、打磨、涂装等常规修复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较为严重的损伤,如船身结构变形、断裂等,要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采用合适的修复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确保修复后的船身结构强度和性能满足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

  • 严格质量检验:在修复过程中,加强对修复质量的监督和检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对修复后的船身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如密性试验、强度试验等,确保船身的水密性、结构强度等指标符合要求,避免因修复质量问题导致船身安全隐患。

高价值船舶打捞,船身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浮筒打捞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起重船打捞法的适用场景有哪些?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