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清关资讯  >  超大型集装箱船打捞,如何制定详细的打捞方案和应急预案?
超大型集装箱船打捞,如何制定详细的打捞方案和应急预案?
2024年12月28日 12:44   浏览:1   来源:货代小哈哈

打捞方案


  1. 沉船勘查

    • 水下测绘:利用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等设备对沉船及周边水域进行高精度测绘,确定沉船的精确位置、姿态(如横倾、纵倾角度)、掩埋情况以及周围礁石、地形地貌等障碍物信息,绘制详细的水下地形图和沉船三维模型。

    • 结构检测:派遣专业潜水员或使用水下机器人(ROV)对沉船结构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船体的破损程度、关键部位(如船底、船舷、舱室等)的完整性,查明是否存在断裂、变形、穿孔等情况,并记录集装箱的装载状态、散落分布范围等信息。

  2. 打捞方法选择

    • 浮筒打捞法:根据沉船的排水量和重量,计算所需浮筒的数量、规格和布置位置。在沉船两侧或合适位置安装足够浮力的浮筒,通过向浮筒内充气或注水来调整浮力,逐步使沉船抬升并漂浮至水面。此方法适用于沉船结构相对完整、水密性较好且打捞场地开阔的情况。

    • 起重船打捞法:选用具备足够起吊能力的大型起重船,根据沉船的尺寸和重量确定合适的吊具(如钢丝绳、吊钩等)和起吊方案。在沉船上方布置起重船,将吊钩与沉船的强力点(如桅杆、舱壁等)连接牢固后,缓慢起吊使沉船脱离海底。该方法对起重船的性能和操作要求较高,且需考虑沉船在起吊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和结构强度。

    • 综合打捞法:结合浮筒打捞和起重船打捞的优点,先利用浮筒提供部分浮力,减轻沉船对海底的附着力和起吊重量,再使用起重船进行精确起吊和扶正作业,以提高打捞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这种方法常用于大型、复杂的沉船打捞工程。

  3. 打捞作业流程规划

    • 封舱抽水(若适用):如果沉船水密性较好且具备抽水条件,在打捞前可对船舱进行封舱处理,然后使用大功率抽水设备排除舱内积水,以进一步增加沉船的浮力,降低打捞难度。但需注意抽水过程中的船体结构变化和稳定性。

    • 安装打捞设备:按照选定的打捞方法,组织施工人员和船舶进行浮筒、起重设备、牵引绳索等打捞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连接牢固、运行可靠。

    • 同步起吊与扶正(如有必要):在打捞过程中,根据沉船的姿态和受力情况,采用多台起重船或浮筒进行同步起吊操作,同时配合牵引绳索对沉船进行扶正,使其恢复到正常漂浮状态,避免在打捞过程中发生二次损伤或倾覆。

    • 拖航与运输:沉船打捞出水后,使用拖轮将其拖至指定的安全水域或修理码头,拖航过程中要根据沉船的尺寸、重量和拖航路线的水文气象条件,制定合理的拖航计划,确保拖航安全。

应急预案


  1. 恶劣天气应对措施

    • 建立气象监测预警机制: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实时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并在打捞现场设置气象观测设备,提前预警台风、暴雨、大风浪等恶劣天气的来临。

    • 加固与防护措施:在恶劣天气来临前,对打捞设备、船舶以及沉船进行加固处理,如增加缆绳的数量和强度、收紧浮筒的固定绳索、对未封闭的舱口进行临时封堵等,防止因风浪冲击造成设备损坏和沉船移位。

    • 暂停作业与人员撤离:当恶劣天气达到一定级别(如风速超过安全作业限制)时,立即停止打捞作业,组织施工人员有序撤离至安全地点,并确保船舶转移至避风锚地,做好防台防汛措施。

  2. 船体结构突发状况应对措施

    • 实时监测与评估:在打捞过程中,使用应变片、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对沉船的结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如应力超标、局部变形加剧等),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评估。

    • 应急加固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应急加固方案,如使用临时支撑结构(如钢梁、液压千斤顶等)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固,防止船体结构进一步损坏导致打捞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

    • 调整打捞方案:如船体结构突发严重状况,原打捞方案无法继续实施时,迅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制定调整后的打捞方案,可能包括改变起吊点、增加辅助打捞设备或采用分段打捞等措施。

  3. 设备故障应对措施

    • 设备日常维护与检查:在打捞作业前,对所有参与打捞的设备(如起重船、浮筒、抽水机、潜水设备等)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储备必要的易损零部件。

    • 备用设备调配:一旦发生关键设备故障(如起重船的起重机故障、浮筒泄漏等),立即启动备用设备(如有)进行替换作业,同时组织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紧急抢修,争取尽快恢复其运行能力。

    • 人工干预与应急处置:在设备故障无法及时排除且可能影响打捞安全的情况下,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如利用人力或其他简易工具对打捞作业进行临时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并制定相应的后续处置方案,确保打捞工作能够继续安全进行或有序终止。

  4. 人员伤亡应对措施

    • 安全培训与防护装备配备:所有参与打捞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救生衣、安全帽、潜水服等),确保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 现场急救与医疗救援:在打捞现场设立临时医疗急救站,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能够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并及时联系附近的医疗机构,通过直升机、救援船等交通工具将伤者快速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 事故调查与整改:在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妥善的善后处理。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