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抵押融资时,银行对船舶估值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三种方法,其依据涉及船舶自身情况、市场行情及运营收益等多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
成本法:是指按船舶的现时重置成本扣除损耗来确定船舶价值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船舶评估价值 = 船舶重置成本 - 实体性贬值 - 功能性贬值 - 经济性贬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新船或船龄较短的船舶,因为这类船舶的重置成本相对容易确定,且贬值因素相对较少。
市场法:通过比较近期市场上类似船舶的成交价格来确定被评估船舶的价值。在运用市场法时,需要收集足够数量的可比交易案例,并对可比案例与被评估船舶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与被评估船舶在船型、船龄、载重吨、技术状况等方面相似的可比船舶,适用于市场交易活跃、有较多可比交易案例的船舶类型。
收益法:是通过预测船舶在未来运营期间的收益,并将其折现到评估基准日来确定船舶价值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稳定运营收益的船舶,如定期班轮、大型油轮等。运用收益法需要对船舶未来的运营收入、运营成本、折现率等进行合理预测和确定。
船舶自身状况
船龄:一般来说,船龄越短,船舶的价值相对越高。新船在技术性能、设备状况等方面都优于旧船,其剩余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在估值时会给予较高的价值。
船舶类型:不同类型的船舶由于其用途、建造工艺、市场需求等不同,价值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大型油轮、集装箱船等由于建造复杂、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其价值通常比普通散货船要高。
船舶技术状况:包括船舶的船体结构、机械设备、导航系统等的完好程度和先进程度。技术状况良好、设备先进的船舶在运营过程中更安全、高效,其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船舶检验记录:完整、良好的船舶检验记录可以证明船舶的维护保养情况较好,有助于提高船舶的估值。银行通常会要求查看船舶的定期检验报告、船级社证书等。
市场因素
运营收益
其他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船舶的运营收益?
银行在进行船舶估值时,如何确定折现率?
除了银行,还有哪些机构可以对船舶进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