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船舶出现舵机故障时,引航员需要保持冷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降低船速:立即下令降低船舶的主机转速,以减少船舶的惯性和速度,降低船舶在失去或部分失去舵效情况下的失控风险,同时避免因船速过快而导致无法及时采取其他有效的避险措施。
使用应急舵:如果船舶配备有应急舵,应迅速启用应急舵,并测试其操纵性能,尽量利用应急舵保持船舶的航向和控制船舶的运动,在使用应急舵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船舶的反应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操纵策略。
利用拖轮协助:如果引航区域附近有拖轮,应立即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等通信设备呼叫拖轮前来协助,告知拖轮船舶的舵机故障情况和当前的危险状况,请求拖轮协助控制船舶的航向和位置,避免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
选择安全水域:根据船舶的位置、周围的航道情况和交通状况,迅速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域作为临时避险区,如宽阔的航道中央、附近的锚地或其他船舶较少的区域,尽量避免在狭窄水道、桥区、码头附近等危险区域停留或操纵船舶。
调整航向:利用船舶的惯性、车舵配合以及拖轮的协助,尽可能将船舶的航向调整到安全方向,使其远离岸边、其他船舶和障碍物,同时要考虑风向、水流等因素对船舶的影响,确保船舶在失去或部分失去舵效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在安全水域内。
组织机舱人员抢修:在采取紧急操纵措施确保船舶安全的同时,协调船长组织机舱人员对舵机故障进行抢修,要求机舱人员尽快查明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在抢修过程中,要保持与机舱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抢修进展情况。
报告相关部门:将舵机故障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港口管理部门、海事部门等相关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同时向附近的其他船舶通报本船的故障情况和采取的措施,提醒其他船舶注意避让。
制定后续引航计划:在舵机故障排除后,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和港口的通航条件,重新评估引航风险,制定合理的后续引航计划,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引航任务。
引航员在进行应急操纵措施时应如何保持与岸上相关部门的沟通?
船舶舵机故障可能会对航行安全造成哪些影响?
如何对舵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减少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