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泊过程中,引航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确保船舶与码头的安全接触,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
详细了解船舶和码头信息:在靠泊前,引航员要全面掌握船舶的详细资料,包括船舶的尺度、载重吨、吃水、操纵性能等,同时也要熟悉码头的结构、长度、水深、潮差、系泊设备等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靠泊计划。
与码头和船舶密切沟通:引航员要提前与码头方取得联系,了解码头的实时状况和靠泊要求,如码头是否有其他作业、是否有特殊的靠泊限制等。同时,与船舶船长和船员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各自在靠泊过程中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双方配合默契。
评估环境因素:仔细研究靠泊时的水文气象条件,包括潮汐、水流、风向、风力等,准确预测这些因素对船舶靠泊的影响,合理选择靠泊时机,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靠泊作业。
控制船舶速度和角度:在接近码头时,引航员要根据船舶的惯性、风流情况等,精确控制船舶的速度和角度,确保船舶以适当的速度和姿态缓慢靠近码头,一般来说,船舶的靠泊速度应控制在较低水平,通常在 0.1 节至 0.2 节左右,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
合理使用拖轮:根据船舶的大小、载重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拖轮的数量和位置,并与拖轮密切配合,通过拖轮的顶推、拖带等作用,调整船舶的位置和方向,使船舶能够准确地对准码头的泊位,同时,要及时、准确地向拖轮下达指令,确保拖轮的操作与船舶的整体靠泊计划协调一致。
实时监控船舶位置和状态:在靠泊过程中,引航员要时刻关注船舶与码头之间的距离、船舶的船位、船速、艏艉向等参数,通过雷达、电子海图、视觉观察等多种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船舶的偏移或异常情况,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如调整拖轮的推力、改变船舶的主机转速等,以确保船舶与码头之间的安全距离和相对位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检查船舶与码头的接触情况:船舶靠泊后,引航员要立即检查船舶与码头之间的接触情况,查看是否有碰撞、挤压等异常情况,重点检查船舶的船首、船尾和船舷与码头的接触部位,确保船舶与码头之间的接触是平稳、均匀的,没有出现局部受力过大或损坏的情况。
确认系泊设备的连接情况:监督船员及时将船舶的缆绳系泊在码头的系船柱上,并检查缆绳的数量、规格、系泊方式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缆绳系泊牢固可靠,同时,要检查缆绳的受力情况,避免出现缆绳过松或过紧的现象,以防止船舶在风、流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或碰撞码头。
观察船舶的稳定情况:在船舶系泊后的一段时间内,引航员要继续观察船舶的稳定情况,包括船舶的横摇、纵摇、垂荡等运动情况,以及船舶在风、流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保船舶在靠泊后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发生危险的移动或碰撞。
引航员在靠泊过程中应该如何与码头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引航员如何判断船舶是否对准了码头?
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引航员更好地控制船舶靠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