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呈现出以下具体态势:
进口国加征关税:若进口国对能源类产品加征关税,进口成本会直接上升。能源进口商可能会将增加的成本部分转嫁给国内消费者,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和经济发展。如美国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油加征 25% 关税,可能会使美国本土的燃料价格上升147。
出口国被征关税:出口国的能源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可能受到压缩。为了维持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自行消化一部分关税成本,降低出口价格;但也可能会将部分成本转嫁给进口国的消费者,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例如,若欧盟对境外进口的部分高排放能源产品征收碳关税,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能会因成本上升而上涨4。
贸易流向改变:进口国加征关税可能会使能源出口国的出口市场发生转移。如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油加征关税,可能会使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油出口商将部分原油供应出口转移到亚洲,从而改变全球原油的贸易流向,亚洲地区可能会获得更多来自加墨的原油16。
贸易规模调整:高关税会抑制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对于进口国来说,关税增加会使进口成本上升,从而减少进口需求;对于出口国来说,关税会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可能导致出口量下降。例如,若美国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可能会使中国对美国的太阳能产品出口规模大幅下降4。
进口国产业保护与发展:进口国通过加征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的能源产业。如美国对中国的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加征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国内的光伏产业,促进本国绿色能源的发展。但同时,这也可能会导致国内能源产业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下降,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8。
出口国产业升级与转型:出口国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例如,中国在面对欧美等国可能征收的碳关税时,会加快向低碳、绿色产业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合作受阻:关税的实施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不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国际能源合作的开展。如欧美等国以碳关税为由对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产品征收关税,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和反对,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阻碍国际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4。
国际竞争加剧:关税的调整会使各国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可能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提高本国能源产品的竞争力,以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例如,在欧盟碳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各国可能会加大对低碳、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降低能源产品的碳排放,提高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关税对能源类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性?
除了关税,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能源类产品的进出口?
为应对关税变化,能源类企业可以采取哪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