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农产品关税税率调整通常呈现旺季税率高、淡季税率低的规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采摘旺季,进口关税税率往往较高;而在淡季,进口关税税率则较低124。例如,日本在 1978 年至 1979 年的税则中规定,桔子在 6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期间进口的税率为 20%,从 12 月 1 日至翌年 5 月 30 日期间进口的税率为 40%124。
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季节性农产品的产量和市场供应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旺季时国内产量充足,市场供应相对过剩,如果此时大量进口,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损害国内生产者的利益。而在淡季,国内产量减少,市场供应不足,适当降低进口关税可以增加进口量,补充国内市场的供应缺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市场供求的相对平衡12。
稳定市场价格:通过在不同季节调整关税税率,可以调节进口量,进而稳定国内市场上季节性农产品的价格。旺季提高关税抑制进口,防止低价进口产品冲击国内市场,避免国内价格过度下跌;淡季降低关税鼓励进口,增加市场供应,避免因供应短缺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使农产品价格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相对稳定,减少价格波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造成的不利影响12。
保护国内产业:在季节性农产品的采摘旺季,国内同类产品大量上市,此时如果进口产品以较低的关税进入国内市场,可能会凭借价格优势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国内农民和相关企业的收入以及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旺季进口关税,可以为国内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有助于维持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1。
遵循农产品生长周期特点:农产品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生产和供应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根据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上市时间来调整关税税率,是一种符合农产品生产规律的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适应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对农产品市场的科学调控。
考虑国际市场竞争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季节性农产品生产和上市时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调整关税税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关系,增强国内市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在淡季适当降低关税进口,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特定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避免国内市场因供应短缺而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