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OLAS 框架下,船舶货物系固设备的强度计算、选型依据和检查方法如下:
货物特性:不同种类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重量、尺寸、形状、重心位置、摩擦系数等。对于重件货物,需选择强度更高的系固设备;对于易滑动的货物,要考虑增加系固点和采用防滑措施;对于重心较高的货物,要确保系固设备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船舶类型和结构:不同类型的船舶,如集装箱船、散货船、滚装船等,其货舱结构和布局不同,对系固设备的要求也不同。系固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要与船舶结构相适应,确保能有效固定货物并将力传递到船体结构上。
航区和海况:船舶航行的区域和可能遇到的海况是系固设备强度计算和选型的重要依据。在恶劣海况下,船舶会受到较大的横摇、纵摇、垂荡等运动,货物所受的惯性力和外力会大幅增加。需根据船舶的航区和预期的海况条件,计算货物在不同运动状态下所受的力,以此确定系固设备的强度和数量。
国际和船级社规范:SOLAS 公约对货物系固设备的强度、安装、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此外,各船级社如中国船级社(CCS)、美国船级社(ABS)、英国劳氏船级社(LR)等也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和标准,对系固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安装和使用等进行规范。
系固设备的安全工作负荷(SWL)和最大系固负荷(MSL):系固设备的 SWL 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设备能够安全承受的最大负荷。MSL 则是在考虑了一定的安全系数后,系固设备允许承受的最大负荷。在选型时,要确保系固设备的 MSL 或 SWL 满足货物系固的要求,且在系固系统中,应以各系固设备中最小的 MSL 作为整个系固系统的 MSL。
日常外观检查:在每次装卸货作业前后及航行期间,船员应对系固设备进行日常外观检查。检查固定式系固设备与船体结构的焊接部位是否有缺陷和裂缝,如有则应开槽后覆焊;检查设备的磨损、变形和其他缺陷,如系固眼板、地令等是否有变形、磨损、腐蚀等情况;检查可移动系固设备,如绑扎杆、扭锁、桥锁等的损坏情况,如发现变形、损坏、裂纹等应及时修复或换新。
定期详细检查:每隔一定时间,如 3 个月,应对所有可移动系固设备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和加油活络。检查可包括检查系固钢丝在其 10 倍直径的任何长度内是否有超过 5% 的钢丝断裂、磨损或严重锈蚀,如发现则应换新;检查系固链条和紧链器每一链环的状况,若发现本体有裂纹出现,则应立即换新;检查卸扣和紧索夹的螺纹损坏情况及本体是否有裂纹,如有则应换新或修复。
特别检查:在经历了恶劣天气、海况以后和特别加固用途以前,应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对箱格导轨结构作全面检查,特别是垂直导轨与横撑材间的连接节点;全面检查可拆卸式框架或其他的约束装置;检查固定在船体结构上的配件,对位于液舱区域的配件,其四周应无泄露等。
检查记录:船上应备有系固设备检查和维修保养的记录簿,由大副记录和保管。记录应包括检查的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等。这有助于跟踪系固设备的状况,也为后续的检查和维护提供参考。
第三方检验:除了船上的自查外,船舶还应按主管机关的要求接受船级社或其他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查和重新测试。在船舶的初次检验、年度检验、中间检验和特别检验时,同时对系固设备进行相应的检验,以确认其是否处于有效的技术状态。
SOLAS公约下的货物系固设备的检查周期是多久?
船舶货物系固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有哪些?
如何确定船舶货物系固设备的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