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以柴油机作为主推进动力的适用船舶,其燃料消耗指数应满足该标准中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一般来说,内河一千吨船行驶 1 海里的油耗量大致在 0.3 到 0.5 吨5。以万吨公里计算油耗,通常为 40kg 左右,若以 10km/h 行驶,一小时油耗约 400kg,但船舶实际油耗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航线长短、航区、天气、海况、船舶载重、船舶类型、柴油机选型等136。
船舶技术优化方面:
船型设计优化:采用先进的船体设计,如球鼻艏、直壁式船首、双艉鳍船型、不对称船尾、涡尾船型、球尾船型等优化船舶线型,有效地降低船舶航行阻力,进而减少油耗。也可使用高强度、轻质化的材料,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减轻船舶自重,提高载重能力和航行效率4。
推进系统改进:采用高效节能的推进器,如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适伴流调距桨、导管螺旋桨、无梢涡螺旋桨以及部分浸水螺旋桨等,提升船舶的推进效率。还可对主机进行优化,如选用长冲程低转速的低速柴油机或大减速比的中速柴油机24。
能源回收利用:安装废热回收系统,将柴油机约 40%从废气中排出的热能加以利用,如用来烧废气锅炉,产生蒸汽供加热燃油和生活需要,也可用来驱动汽轮机发电等24。
船舶运营管理方面:
合理规划航线和航速:根据气象、海况、水流等因素,选择最优航线,避开逆流、大风浪等区域,减少船舶航行阻力。采用经济航速航行,降低功率,甚至降到额定功率的 50%慢速航行,可大幅降低燃料消耗量,因为船舶航速与推进功率约成三次方的关系,与燃料消耗量也成三次方关系27。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船舶的主机、辅机、螺旋桨等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效率,降低故障导致的能耗增加4。
实施能效管理计划:制定并执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密切跟踪船舶能效改造及评级,根据船舶本身特性、航行区域、贸易和其他相关的要求,制定单船精细管理方案,对船舶的燃油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能耗异常问题410。
船员培训与激励:对船员进行节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船舶的操作技巧,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能耗增加。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节能效果显著的船员给予奖励,激发船员的节能积极性4。
燃油管理方面:
优化燃油选择:根据船舶的发动机类型和航行需求,选择合适的燃油,如低硫燃油、重柴油等,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也可在机器和油加热、净化处理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劣代优或优劣混合使用,如重柴油代轻柴油,渣油和重柴油掺合使用等,但要注意对发动机的影响24。
合理加油计划:根据航线的长短、港口的油价差异等因素,合理计算每次的加油量和加油地点,避免因加油过多或过少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要注意燃油的质量和储存条件,防止燃油变质和污染1。
外部合作与政策利用方面:
内河运输船舶的排放标准是怎样的?
外贸水运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船舶的航行速度?
如何通过合理安排航线来降低内贸水运船舶的燃油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