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靠港时防止船身与码头发生碰撞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熟悉港口和船舶情况:船长和船员要提前仔细研究港口的资料,包括码头的结构、长度、水深、水流情况、潮汐变化以及附近的障碍物等。同时,要对本船的操纵性能、船舶尺度、吃水、船速等参数了如指掌,以便在靠港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和操作。
制定详细的靠港计划:根据港口和船舶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进港路线、靠泊速度、转向时机、使用拖轮的数量和位置等内容的详细靠港计划,并与港口调度、引航员等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各方都清楚了解计划内容。
检查船舶设备:在靠港前全面检查船舶的主机、舵机、锚机、系泊设备等关键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船舶失控,引发碰撞事故。
控制好船速:以适当的速度接近码头是防止碰撞的关键。通常在进入港口航道后,应逐渐降低船速,保持在能维持船舶舵效的最低速度,一般为 3-5 节左右。在接近码头时,更要进一步减速,使船舶能够在较小的惯性下平稳靠泊,便于及时调整船位和姿态,避免因速度过快而无法控制导致碰撞。
精准操纵船舶:利用雷达、电子海图、GPS 等导航设备以及岸边的参照物,准确掌握船舶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进行精准的转向、平移等操纵。在靠近码头时,要保持船舶的航向与码头平行,尽量减少横向移动,通过小角度的调整使船身缓慢、平稳地靠近码头。
合理利用拖轮:根据船舶的大小、载重、当时的风流情况等,合理安排拖轮的数量和位置。拖轮可以在船舶靠港过程中提供精确的推力和拉力,帮助船舶控制速度、调整方向和位置,有效减少船身与码头碰撞的风险。在使用拖轮时,要与拖轮船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准确地传达操作指令。
密切关注风流影响:准确掌握港口的水流和风向、风速等情况,提前预判风流对船舶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有水流的情况下,要根据水流速度和方向调整船舶的航向和速度,使船舶能够顺着水流平稳靠泊;在有侧风的情况下,要适当调整船舶的姿态,利用风力和舵效的配合保持船舶的稳定,防止船身被风吹向码头而发生碰撞。
准确控制系泊缆绳:在船舶靠近码头后,及时、准确地抛出系泊缆绳并系好。先带好首缆和尾缆,固定船舶的前后位置,然后再逐渐调整其他缆绳的张力,使船身平稳地靠泊在码头上。在系泊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缆绳的受力情况,避免因缆绳张力过大或过小导致船舶移动而与码头发生碰撞。
保持随时可离泊状态:在船舶靠泊后,要确保船舶的主机、舵机等关键设备处于随时可启动的热备用状态,锚机的刹车处于良好状态,以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离泊,避免船身与码头发生碰撞。同时,要安排专人在船首和船尾值班,密切观察船舶与码头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以及缆绳的受力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如何通过使用拖轮来协助靠港操作并防止碰撞?
分享一些船舶靠港时防止船身与码头碰撞的实际案例
船舶靠港过程中若发生碰撞事故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