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发动机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超标可通过机前、机内、机后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治理,以下是具体介绍:
优化燃油品质:使用低硫、低芳烃含量的清洁燃油,可降低燃油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例如,将普通重油更换为低硫轻质柴油或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替代燃料,LNG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可大幅降低。
燃油乳化技术:将水和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乳化燃油,在燃烧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汽化会吸收热量,降低燃烧温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一般水的添加量在 5%-15% 左右,可使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 10%-30%。
改进燃烧过程:优化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如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使燃油喷射更加精确、燃烧更加充分和均匀,降低燃烧温度和氧浓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采用这些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量可降低 20%-50%。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将一部分废气引入发动机进气系统,与新鲜空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废气的引入降低了燃烧室内的氧浓度和燃烧温度,从而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一般 EGR 率在 10%-30% 之间,可使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 30%-60%。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安装 SCR 催化反应器,向反应器内喷入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尿素水溶液分解产生的氨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SCR 系统对氮氧化物的去除效率可高达 80%-95%。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在发动机排气管内喷入尿素或氨基化合物等还原剂,利用废气的高温使还原剂分解并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SNCR 技术的去除效率一般在 30%-60% 左右,适用于中、小型船舶发动机。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通过产生等离子体,使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和转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等无害物质。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
船用发动机机内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治理氮氧化物超标时,其催化剂的寿命一般是多长?
与机前、机内处理技术相比,机后处理技术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