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船舶排放标准的流程与依据如下:
科学研究与数据收集:IMO 及其相关委员会会持续关注船舶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收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包括船舶排放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同时,也会关注航运业的发展趋势、船舶技术的进步以及替代燃料和减排技术的研发情况等。
提案与建议:IMO 的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可以向 IMO 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及其下属的分委会等提出关于制定或修改船舶排放标准的提案和建议。这些提案通常会基于各自的研究、实践经验或特定的需求,提出具体的标准建议和措施。
委员会审议:MEPC 及其下属的分委会等会对收到的提案和建议进行审议。在审议过程中,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和分析,讨论提案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可能对航运业和各成员国产生的影响等。可能会要求提案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也会听取其他成员国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看法。
制定草案:根据审议的结果,相关委员会会起草船舶排放标准的草案。草案内容会详细规定各类船舶排放物的限值、检测方法、减排目标、实施时间表等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等。
征求意见与协商:草案制定完成后,IMO 会向各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航运业代表、环保组织等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多轮的协商和讨论,以确保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尽量达成共识。期间可能会根据各方反馈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批准与通过:经过充分的征求意见和协商后,MEPC 等相关委员会会将最终的草案提交给 IMO 的成员国大会或其他决策机构进行批准和通过,使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标准或公约修正案。例如,2023 年 7 月,MEPC 80 通过了《2023 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
实施与监督:标准通过后,IMO 会要求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国内法,并负责在本国范围内监督和实施。同时,IMO 也会通过港口国监督检查、船旗国监督等机制,对船舶的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船舶遵守相关排放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3。
国际公约和协议:如《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公约)及其附则是 IMO 制定船舶排放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附则 VI 专门针对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作出规定,包括对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控制措施等2。
科学研究成果:来自全球各地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专业研究人员对船舶排放的环境影响、污染物的形成机制、减排技术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 IMO 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放标准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依据。例如,通过对船舶尾气排放中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IMO 制定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和相关能效标准。
航运业的实际情况:IMO 在制定标准时会充分考虑航运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避免标准过于严格导致航运业无法承受或难以实施,同时也要确保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推动航运业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制定船舶能效设计指标(EEDI)和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时,既考虑了不同类型、不同吨位船舶的实际能效水平和改进潜力,又兼顾了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技术改造难度2。
国际社会的环保要求和政治意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要求减少船舶排放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各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也表达了对航运业减排的政治意愿和承诺。这种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和政治推动,促使 IMO 不断加强和完善船舶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满足国际社会的环保期望。
特殊区域的保护需求: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对船舶排放敏感的特殊区域,如极地地区、海洋保护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IMO 会根据这些区域的特点和保护需求,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控制措施和特殊规定,以防止船舶排放对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例如,在排放控制区(ECA)内,对船舶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要求更为严格2。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船舶排放标准对航运业有哪些影响?
船舶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如何加强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排放控制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