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网--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舶救生设备物资的定期检验流程是怎样的?
船舶救生设备物资的定期检验流程是怎样的?
2024年12月17日 09:35   浏览:10   来源:货代小哈哈
  1. 救生艇检验流程

    • 对于采用泡沫塑料等浮力材料的救生艇,检查浮力材料的状况。浮力材料应没有损坏、老化、吸水等情况,其浮力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测量浮力材料的密度、重量等参数来判断其性能是否下降。

    • 检查救生艇的艇机,包括发动机、燃油系统、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发动机应能够正常启动,启动时间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例如在冷态下应能在 3 分钟内启动。

    • 检查燃油系统,燃油应充足,油管、油泵等部件无泄漏;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液位正常,散热器、水泵等部件工作良好;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变速箱等部件运转正常,能够将动力有效地传递给螺旋桨。

    • 对救生艇的降落装置进行检查,包括吊艇架、绞车、滑轮等部件。检查吊艇架的结构是否牢固,有无变形、腐蚀等情况;绞车的制动装置应可靠,能够在规定的负载下正常工作;滑轮的转动应灵活,没有卡滞现象。

    • 进行救生艇的降落和回收试验,模拟实际的救生操作。在降落过程中,检查救生艇的下降速度是否符合要求,一般不应超过规定的安全速度;回收过程中,检查绞车的拉力是否足够,救生艇能否顺利回到存放位置。

    • 进入救生艇内部,检查座位、扶手等设施是否牢固,没有损坏或松动。座位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为所有额定乘员提供安全的乘坐位置。

    • 检查救生艇内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急救箱等。救生衣的数量应足够,并且在有效期内,其浮力、系带等部件完好无损;救生圈应配备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且功能正常;急救箱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齐全,没有过期。

    • 首先检查救生艇的艇体外观,查看艇壳有无裂缝、变形、破损等情况。重点检查艇体的焊接部位、连接部件以及容易受到碰撞的部位。例如,用肉眼仔细观察艇体外壳,对于可能存在的细小裂缝,可以使用探伤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查。

    • 检查救生艇的标识,包括艇名、船籍港、编号等,标识应清晰、完整,符合规定要求。同时,检查艇体的颜色是否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或相关船级社的标准,通常应为橙黄色。

    • 外观检查

    • 内部设备检查

    • 降落与回收装置检查

    • 艇机检查

    • 浮力材料检查

  2. 救生筏检验流程

    • 检查救生筏的充气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瓶、充气阀等部件。二氧化碳气瓶的压力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通过压力计进行检查;充气阀应能够正常工作,在触发充气装置后,救生筏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如 30 秒左右)完全充气。

    • 对充气后的救生筏进行密封性检查,查看筏体是否有漏气现象。可以采用涂抹肥皂水等方法,检查充气后的筏体各部位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判断是否漏气。

    • 当救生筏展开后,检查内部的设备。检查救生筏内的座位数量是否足够,座位应牢固,能够为乘员提供安全的乘坐位置。

    • 检查救生设备,如救生衣、信号设备、食品和水等。救生衣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与救生艇相同;信号设备包括信号弹、信号灯等,应在有效期内且功能正常;食品和水的储备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并且食品没有过期、变质,水的包装完好。

    • 检查救生筏的筏体外观,查看筏体的篷布是否有破损、老化、褪色等情况。篷布应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雨、日晒等自然环境因素,没有裂缝或孔洞,特别是在接缝处应密封良好。

    • 检查救生筏的容器,容器应完好无损,没有变形、腐蚀等情况。容器的标识应清晰,包括筏的型号、容量、制造日期等信息。

    • 外观检查

    • 内部设备检查

    • 充气系统检查

  3. 个人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圈等)检验流程

    • 检查救生圈的外观,救生圈的外表面应光滑,没有破损、裂缝、老化等情况。其颜色应为鲜明的橙黄色或红色,并且在救生圈上应清晰地标明船名、船籍港等标识。

    • 检查救生圈的浮力,应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救生圈的浮力不小于 8 千克。可以采用称重或浮力测试设备来检查救生圈的浮力。

    • 检查救生圈的附属设备,如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自亮浮灯应能够在水中自动发光,发光时间和亮度应符合要求;自发烟雾信号应能够在触发后持续发出烟雾,烟雾的颜色和持续时间符合规定。

    • 检查救生衣的外观,查看救生衣的面料是否有破损、褪色、发霉等情况。救生衣的颜色应为鲜明的橙黄色或红色,便于在水中识别。

    • 检查救生衣的浮力材料,浮力材料应没有损坏、老化、吸水等情况。可以通过挤压救生衣来检查浮力材料的弹性和恢复能力,同时检查浮力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成人救生衣的浮力应不小于 7.5 千克。

    • 检查救生衣的系带、扣具等部件,系带应牢固,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扣具应能够正常扣合和松开,没有卡滞现象。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