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分类管理策略
分类依据:根据备件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分类。A 类备件是关键且价值高的部件,如船用发动机的曲轴、缸体等。这些备件一旦损坏,会导致发动机严重故障,而且其价格昂贵、采购周期长。B 类备件是比较重要,价值中等的部件,像活塞、气门等。它们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但影响程度和价值稍低于 A 类。C 类备件是价值较低、通用性强的部件,如各种垫片、螺栓等,这些备件虽然单个价值不高,但用量较大。
库存管理方式:对于 A 类备件,要保持较低的库存周转率,采用安全库存管理,确保有足够的备件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能快速采购。例如,为 A 类备件设定安全库存水平为平均需求量的 2 - 3 倍。B 类备件可以保持适中的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可以稍高一些,定期进行盘点和补货。C 类备件则可以采用较高的库存周转率,采用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成本,根据历史使用数据设定一个经济订货量。
基于预测的库存管理策略
需求预测方法:通过分析船用发动机的运行数据、维修记录、航行计划等因素来预测备件的需求。例如,统计发动机各部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结合船舶的航行里程和时间,预测不同备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能损坏数量。同时,考虑船舶的运营环境(如恶劣海况会增加某些部件的损坏概率)和发动机的使用年限等因素,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库存调整: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库存水平。如果预测到某类备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需求会增加,如船舶即将进入高负荷运营阶段,那么提前增加该备件的库存。相反,如果某类备件的需求预计会减少,例如船舶进行了发动机的升级改造,部分旧型号备件需求降低,就可以适当减少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策略
合作模式: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供应商来管理船用发动机备件的库存。供应商通过实时获取船舶公司的库存信息、发动机运行数据和维修计划等,来决定何时补货、补多少货。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供应商的专业知识和供应链优势,减少船舶公司的库存管理成本和风险。
信息共享与协同:实现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是 VMI 成功的关键。船舶公司要向供应商提供准确的发动机型号、数量、运行状况、维修记录等信息,供应商则要及时反馈备件的供应情况、价格变化、新产品推出等信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