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过浅滩时,正确调整吃水和航速是确保船舶安全通过的关键。以下是详细的操作要点:
获取浅滩水深数据:在接近浅滩之前,船舶驾驶员需要通过海图、航海通告、当地港口部门或引航员等渠道,获取浅滩位置的准确水深信息。海图上会标注浅滩的最小水深以及周围水深变化情况,但由于海图更新可能存在滞后性,还需要结合最新的通告来确定实际水深。
考虑潮高和船舶下沉量:潮高对船舶通过浅滩有重要影响。驾驶员要根据潮汐表准确计算通过浅滩时的潮高,同时还要考虑船舶航行时因自身运动而产生的下沉量。船舶下沉量与船舶的航速、方形系数、水深等因素有关,一般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船舶操纵手册提供的方法进行估算。例如,一艘大型散货船在一定航速下通过浅水区时,可能会产生 0.3 - 0.5 米的下沉量。根据潮高和下沉量,计算出船舶允许的最大静态吃水,确保船舶龙骨下有足够的富裕水深(通常建议至少保留 0.5 - 1 米的富裕水深)。
调整货物和压载水分布:如果计算得出当前吃水可能超过安全通过浅滩的限制,需要调整船舶的载货量或压载水。对于载货船舶,可以考虑调整货物在舱内的分布,将部分货物移到船舶高处,以减小船舶的首倾或尾倾程度,同时减少平均吃水。在调整压载水时,要根据船舶的压载水系统布置和船舶的浮态要求,合理地排出或调整压载水舱的液位。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排出首部压载水舱的部分压载水,使船舶稍稍尾倾,减小船舶首部吃水,以顺利通过浅滩。
利用船舶的倾斜功能(如有):一些船舶具备一定的倾斜功能,通过调整船舶的横倾来改变吃水分布。但这种操作需要谨慎进行,并且要确保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使用倾斜功能时,要密切关注船舶的横倾角度,一般不应超过船舶设计允许的最大横倾角度(通常为 3 - 5 度左右),防止船舶发生侧翻事故。
减少船舶下沉量:航速是影响船舶下沉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船舶航速降低时,其周围水流的压力变化减小,船舶下沉量也会相应减少。例如,高速航行的船舶通过浅滩时,由于水动力作用产生较大的下沉量,可能导致船舶搁浅;而适当降低航速后,下沉量明显减小,能够安全通过。
增加操纵反应时间:在浅滩区域,船舶的操纵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舵效可能会变差。降低航速可以增加驾驶员对船舶操纵的反应时间,使船舶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浅滩区域可能出现的复杂水流情况、浅滩地形变化等突发情况。
根据水深和船舶特性确定合适航速: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标准航速适用于所有船舶过浅滩的情况。航速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浅滩水深、船舶的大小和类型、船舶的装载情况等因素。通常情况下,航速可能会降低到船舶正常航速的一半甚至更低。例如,对于一艘满载的油轮通过较浅的河口浅滩,航速可能会从 12 节降低到 3 - 5 节。
保持稳定航速通过:在通过浅滩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航速的稳定。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因为这可能会引起船舶姿态的变化,增加船舶搁浅的风险。驾驶员要提前预判浅滩的长度和形状,合理控制主机转速,使船舶以平稳的航速通过浅滩区域。同时,在通过浅滩后,也不要立即大幅度提速,要逐步恢复到正常航速,确保船舶的安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