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靠泊作业时,船舶驾驶如何与码头工作人员协同操作?
靠泊作业时,船舶驾驶如何与码头工作人员协同操作?
2024年12月16日 12:56   浏览:4   来源:货代小哈哈

在靠泊作业时,船舶驾驶与码头工作人员的协同操作至关重要,这涉及到船舶的安全靠泊和后续作业的顺利开展。以下是详细的协同操作要点:


一、靠泊前的沟通与准备


  1. 信息交流

    • 船舶驾驶员应提前通过甚高频(VHF)通信设备与码头控制中心或引航员(如果有)取得联系,告知船舶的预计抵达时间、船舶尺度(长度、宽度、吃水等)、船舶类型(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载货情况等基本信息。例如,一艘满载集装箱的大型船舶在抵达港口前几小时,就应该向码头发送信息,如 “本船预计在 1400 时抵达,船长 300 米,船宽 40 米,满载吃水 12 米,集装箱船,载货量为 5000TEU”。

    • 码头工作人员根据船舶提供的信息,会安排合适的泊位,并告知船舶驾驶员泊位的位置、码头的水文条件(如水流速度和方向、潮高变化等)、码头设施(如岸吊的位置和作业范围等)等情况。例如,码头工作人员回复 “安排你船靠泊 2 号泊位,泊位水深 13 米,目前水流速度约 0.5 节,流向为东南方向,岸吊作业半径可覆盖码头前沿 30 米范围”。

  2. 靠泊计划制定

    • 船舶驾驶员和码头工作人员共同制定靠泊计划。这个计划包括船舶的进港航线、靠泊速度、靠泊角度、拖轮的使用(数量、系缆位置等)等内容。例如,对于一艘大型油船,考虑到其惯性较大,在制定靠泊计划时,会确定较低的靠泊速度,如小于 0.5 节,并且安排多艘拖轮协助,如两艘在船首、两艘在船尾进行协助靠泊。

    • 双方还要确定通信联络方式和信号,明确在靠泊过程中使用的甚高频频道、手势信号(在视觉可见范围内)等。例如,规定在船舶距离码头一定距离(如 500 米)内,通过甚高频频道 16 进行主要通信,同时如果能见度良好,使用红旗表示停止操作、绿旗表示继续操作等手势信号。

  3. 设备检查与准备

    • 船舶方面,驾驶员要组织船员对船舶的操纵设备进行检查,包括主机、舵机、锚机、绞缆机等。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为靠泊操作提供可靠的动力和控制。例如,检查舵机的液压系统压力是否正常,锚机的刹车装置是否可靠。

    • 码头方面,工作人员要检查码头的系泊设备,如系船柱、缆桩的强度和磨损情况,确保码头前沿的防撞设施(如橡胶护舷)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准备好拖轮,并确保拖轮的船员熟悉协助靠泊的操作流程。


二、靠泊过程中的协同操作


  1. 船舶操纵与拖轮协助

    • 船舶驾驶员按照预定的靠泊计划操纵船舶进港。在靠近码头的过程中,根据船舶的位置、速度、风向和水流等情况,适时调整主机转速和舵角。例如,当船舶受到横流影响时,适当增加舵角来抵消横流的作用力,保持船舶的航向对准泊位。

    • 拖轮根据船舶驾驶员的指令和码头工作人员的指挥进行协助。拖轮的操作包括顶推和拖带,主要用于控制船舶的靠泊速度、调整船舶的靠泊角度和位置。例如,当船舶靠泊速度过快时,船首和船尾的拖轮可以同时采取顶推的方式来降低船舶速度;当船舶出现偏离泊位中心线的情况时,一侧的拖轮可以进行拖带操作,将船舶拉回正确的位置。

  2. 系缆操作

    • 当船舶接近码头至合适距离(一般为 1 - 2 倍船长)时,码头工作人员开始准备系缆工作。船舶驾驶员要控制船舶保持稳定的位置和较低的速度,以便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地将缆绳传递到船上。例如,将船舶的横向速度控制在 0.1 - 0.2 节,纵向速度控制在 0.3 - 0.4 节。

    • 码头工作人员将撇缆绳抛向船舶,船舶船员接住撇缆绳后,通过绞缆机将系船缆绳拉上船并系在相应的缆桩上。在系缆过程中,双方要密切配合,确保缆绳的张力适中。如果缆绳过松,船舶可能会在水流或风的作用下移位;如果缆绳过紧,可能会对船舶和码头的系泊设备造成损坏。例如,船舶船员在收紧缆绳时,要根据码头工作人员的手势或无线电指示,逐步调整缆绳的张力。

  3. 通信与信息反馈

    • 在靠泊过程中,船舶驾驶员和码头工作人员要保持密切的通信。船舶驾驶员要及时向码头工作人员报告船舶的速度、位置、操纵意图等信息。例如,“本船现在距离码头还有 300 米,速度为 0.3 节,正在调整舵角准备靠泊”。

    • 码头工作人员也要将码头的情况,如系泊设备是否准备好、拖轮的位置和动作是否合适等信息反馈给船舶驾驶员。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船舶靠泊角度过大或系缆过程中出现问题,要立即通知船舶驾驶员采取纠正措施。例如,“船首靠泊角度偏大,建议向右调整 5 度”。


三、靠泊后的工作协同


  1. 船舶固定与安全检查

    • 船舶靠泊后,码头工作人员和船舶船员共同完成船舶的最终固定工作。进一步调整缆绳的张力,使船舶稳定地靠泊在码头上。一般要求缆绳的张力均匀,并且要考虑到潮汐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在涨潮期间,适当放松缆绳,防止缆绳因潮水上涨而过度绷紧。

    • 双方还要对船舶的靠泊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船舶与码头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安全间距,防止船舶与码头碰撞)、防撞设施是否有效、系泊设备是否牢固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重新调整缆绳或更换损坏的防撞设施。

  2. 货物装卸作业准备

    • 船舶靠泊完成后,码头工作人员和船舶船员要协同进行货物装卸作业的准备工作。对于集装箱船,要检查集装箱装卸桥(岸桥)与船舶的对接情况,确保岸桥的吊具能够准确地抓取集装箱。例如,船舶船员要协助码头工作人员调整船舶的位置,使船舶的集装箱槽位与岸桥的轨道对齐。

    • 对于散货船和油船,要检查装卸管道、阀门等设备的连接情况。船舶船员要与码头工作人员一起核对装卸设备的接口规格、压力等级等参数,确保货物能够安全、高效地装卸。同时,双方还要明确货物装卸的顺序、速度控制等操作细节,以保障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