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员外派船员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前期准备
关注天气预报
船员应该通过船上的气象接收设备,如气象传真机、卫星通信系统接收的气象信息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这些设备可以提供详细的气象图表,包括气压系统、风向风速变化、海浪高度等信息。例如,在台风季节,提前了解台风的路径和强度预测,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同时,船员还可以接收岸基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一些海运国家的气象部门会针对海上作业船只发布专门的气象预警,包括大风、暴雨、巨浪等恶劣天气预警,船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评估恶劣天气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程度。
船舶检查与加固
对船舶的各个部分进行检查,确保船舶的水密性。检查所有的舱口盖、门窗等开口部位是否密封良好,关闭并紧固好水密门。例如,对于货船,要确保货物舱口的密封橡胶条没有老化或损坏,防止海水进入舱内。
加固船上的设备和货物。将可移动的设备、工具等妥善固定,防止在船舶摇晃过程中移位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对于集装箱船,要检查集装箱的绑扎情况,确保集装箱在恶劣海况下不会掉落。如果船上装载有散货,如煤炭、矿石等,要保证货物的平舱质量,防止货物移动导致船舶重心改变。
应急物资准备
确保船上有足够的应急食品和饮用水。一般情况下,船舶会按照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食品,如压缩饼干、罐头食品等,这些食品能够在恶劣天气导致船舶无法正常补给的情况下维持船员的基本生活。同时,储备足够的饮用水,并且要定期检查其质量和储量。
检查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等设备的状态。确保救生艇的发动机能够正常启动,救生筏的充气装置完好,救生衣数量足够且没有损坏。例如,船员要定期对救生衣进行检查,查看其浮力材料是否完好,反光带是否清晰可见,哨子是否能正常吹响等。
准备好应急通信设备。如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卫星电话等。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在船舶遇险时可以自动向卫星发送求救信号,卫星电话则可以用于与岸基救援机构或附近船舶进行通信,报告船舶的位置和状况。
二、在恶劣天气中的操作策略
航行操作
调整船舶航向和航速。在大风浪天气中,根据风向和海浪方向调整船舶的航向,尽量让船舶 “顶浪” 或 “顺浪” 航行。“顶浪” 航行可以减少船舶被海浪横向冲击的力量,但可能会导致船舶剧烈的纵摇;“顺浪” 航行则相对平稳,但如果海浪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船舶 “冲浪”,失去控制。因此,船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航向,同时适当降低航速,以减少船舶在海浪中的冲击力。例如,当遇到巨浪时,将航速降低到能保持船舶操纵性的最低速度。
采用合适的操纵方法。如采用 “Z” 字航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船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横摇幅度。在风浪较大的横浪情况下,船舶左右摇晃剧烈,通过 “Z” 字航法,船舶周期性地改变航向,让海浪从不同角度冲击船舶,从而分散船舶所受的横摇力矩,使船舶更加稳定。
船舶设备管理
密切关注船舶主机、辅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在恶劣天气下,船舶的主机和辅机承受着更大的负荷。船员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的巡检,检查油温、水温、油压等参数是否正常。例如,对于主机,要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防止因水温过高导致主机故障。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必要时启动备用设备。
确保船舶的电力供应。在恶劣天气中,船舶的电力系统至关重要。检查发电机的运行情况,保证照明、通信、导航等设备的电力供应。同时,要注意防止因海水进入电气设备舱室而导致短路等电气故障。例如,在船舶摇晃过程中,海水可能通过未密封好的电缆通道进入电气设备舱,船员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并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人员安全保障
船员自身安全防护。船员在甲板上作业时必须穿戴好救生衣、安全带等防护装备。安全带要固定在船上牢固的结构物上,防止船员被海浪卷入海中。在船舶摇晃剧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在甲板上的活动,避免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靠近船舷。
合理安排船员值班和休息。在恶劣天气下,船员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都很大。合理安排值班班次,确保船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值班船员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注意船舶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三、恶劣天气后的恢复工作
船舶检查与修复
货物检查与处理
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