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因素
当船公司提及恶劣天气(如台风、暴雨、大雾等)导致船期调整时,需要关注天气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例如,如果是台风影响,要查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预测。如果船舶所在港口或即将经过的海域受到台风正面袭击,船期可能会延迟数天甚至一周以上。
对于一些高纬度航线,冬季的海冰情况也可能导致船期延误。船公司可能会通知船舶因海冰而减速航行或绕道,这都会使船期发生变化。
港口拥堵
港口拥堵是船期调整的常见原因。船公司通知中会提及具体的拥堵港口。例如,当上海港或洛杉矶港等大型港口出现拥堵时,船舶等待靠泊的时间会延长。此时,要了解拥堵是由于港口设施故障、货物吞吐量过大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果是长期的港口设施升级等问题,船期调整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船舶故障或维护
船公司会说明船舶是机械故障还是需要定期维护导致船期变化。若是机械故障,要看故障的严重程度。小故障可能只会导致数小时的延误,而如主机等关键设备故障则可能使船期推迟数天。对于船舶维护,一般船公司会提前安排,但如果遇到紧急维护情况,就会影响船期。
开航时间变更
仔细查看通知中的原开航时间和新的开航时间。例如,原计划船舶于 10 月 1 日开航,调整后为 10 月 3 日开航,这意味着订舱计划中的货物交付时间、集港时间等都需要相应推迟。同时,要注意开航时间变更是否会导致货物错过目的港的最佳卸货时间,影响收货人的提货计划。
挂靠港口顺序调整
当船公司调整挂靠港口顺序时,需要分析对货物运输路线和时间的影响。比如,原本船舶挂靠顺序是 A - B - C 港口,调整后变为 A - C - B 港口。如果你的货物是从 A 运往 B,那么运输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船舶需要先前往 C 港,这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和货物在途时间。
航次合并或取消
航次合并可能会导致舱位紧张。例如,两个航次合并为一个航次,舱位数量可能无法满足原来两个航次的订舱需求。对于航次取消,要及时与船公司沟通已订舱货物的处理方式,是安排到下一个航次还是有其他解决方案。
发货人沟通
第一时间将船期调整信息告知发货人。如果发货人有紧急货物,需要共同协商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易腐货物,若船期延迟可能导致货物变质,可考虑寻找替代运输方式,如空运。同时,向发货人说明船期调整可能带来的成本变化,如仓储费增加等情况,协商费用分担问题。
收货人沟通
与收货人沟通,了解其对货物延迟到达的接受程度。如果收货人对货物到达时间有严格要求,如生产线上急需的零部件,需要协调船公司或寻找其他解决办法,如在目的港附近的仓库提前储备部分货物以满足收货人的紧急需求。
集港时间调整
根据新的开航时间,重新安排货物集港时间。如果开航时间推迟,适当推迟货物集港,避免货物在港口长时间等待产生额外的仓储费用。但要注意预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报关、报检等手续,防止因时间紧张而耽误船期。
运输路线重新评估
对于挂靠港口顺序调整或航次合并取消的情况,重新评估货物运输路线。如果新的运输路线时间过长或成本过高,可以考虑转运等方式。例如,船舶取消了在 B 港口的挂靠,而货物目的地是 B 港,可以在船舶挂靠的临近港口卸货,然后通过陆运等方式将货物转运至 B 港。
舱位重新预订
若是航次合并导致舱位紧张,或者船期调整后原订舱位无法满足需求,要及时与船公司联系重新预订舱位。如果船公司无法提供足够的舱位,可以同时联系其他船公司,寻找替代的船舶和航次,确保货物能够按时运输。同时,关注不同船公司的舱位价格变化,在紧急情况下合理选择价格合适的舱位。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