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询船期波动规律
船公司官网
大多数船公司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船期表。你可以访问主要经营相关航线的船公司网站,如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运(MSC)等。在网站的 “服务” 或 “船期查询” 板块,输入出发港和目的港的名称,以及时间范围(以月为单位)。
这些船期表通常会显示预计的船舶离港、到港日期。通过收集多个月的数据,就可以开始分析船期的波动情况。例如,观察每个月中同一航线的船舶是否有固定的间隔时间,或者是否存在某些月份船舶数量增多或减少的情况。
港口官方网站
出发港和目的港的港口管理局网站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些网站可能会发布船舶进出港的动态信息,包括预计靠泊时间、离泊时间等。以中国上海港为例,上海港官网会公布港口的船舶作业计划,用户可以筛选出特定航线的船舶信息,用于分析月度船期波动。
港口官方网站还可能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方便用户获取过去数月甚至数年的船舶进出港记录,这对于研究长期的船期波动规律非常有帮助。
航运数据服务提供商
像克拉克森(Clarksons)、德鲁里(Drewry)等专业的航运数据公司,提供详细的航运市场数据。这些公司收集来自全球港口、船公司等多渠道的数据,并进行整合和分析。
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订阅这些数据服务,获取特定港口间的船期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括每月船舶航次数量的变化、平均在港时间的波动等指标,并且会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方便用户分析规律。
物流信息平台
一些综合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如运去哪、货代助手等,也提供船期查询功能。这些平台整合了多家船公司的船期信息,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查询特定港口间的船期,并能查看不同船公司在同一航线的船期安排对比。
通过分析这些平台上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在不同月份,各船公司船期的稳定性和变化趋势,例如某些船公司在特定季节可能会调整航线布局,导致船期发生变化。
航运协会
例如,国际航运公会(ICS)、中国船东协会等组织会发布行业报告和统计数据。这些报告可能包含有关特定航线船期波动的内容,是基于会员船公司的运营数据汇总而来的。
会员船公司会向协会提供船舶运营的相关信息,协会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供宏观层面的船期波动趋势分析,帮助企业了解整个行业在特定港口间船期的季节性、周期性变化规律。
贸易促进机构
各地的贸易促进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也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它们通常会关注当地进出口贸易的物流情况,包括港口船期。这些机构会收集和发布有关港口运输的数据,并且可能会针对贸易企业举办航运物流相关的研讨会或讲座,分享船期波动规律的研究成果。
二、应对策略
灵活安排发货时间
如果通过查询发现某个港口间的船期在某几个月比较密集,而在其他月份比较稀疏,那么对于有运输需求的企业来说,可以灵活调整发货时间。例如,对于一些时效性不强的货物,可以选择在船期较为密集的月份发货,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船舶选择,增加货物按时出运的概率。
比如,某企业出口服装到欧洲某港口,查询船期后发现每年的 3 - 5 月和 9 - 11 月是船期比较密集的时段,就可以尽量将发货计划安排在这些时间段内,减少因船期稀疏导致的货物等待时间。
建立货物缓冲库存
考虑到船期可能出现波动,企业可以在港口附近或自己的仓库建立一定数量的缓冲库存。当船期延迟或提前时,可以通过缓冲库存来保证货物的供应连续性。
例如,一家进口电子产品的企业,在了解到从亚洲某港口到本国港口的船期在台风季节可能会有较大波动后,在本国港口仓库预留了一定量的常用电子产品作为缓冲库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船期延误导致的货物短缺情况。
选择多家船公司合作
不要只依赖一家船公司提供运输服务。通过与多家船公司合作,可以降低因某一家船公司船期频繁波动而带来的风险。不同船公司在航线布局、船舶调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当一家船公司的船期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将货物转移到另一家船公司的船舶上。
例如,某货代公司同时与马士基、达飞(CMA CGM)和中远海运(COSCO)合作,在查询发现马士基某航线船期可能受港口拥堵影响而不稳定时,可以将部分货物安排到达飞或中远海运的船舶上进行运输。
与货代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货代公司通常具有丰富的物流经验和广泛的资源。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船期变化情况,并提供应对方案。与货代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及时、准确的船期信息,货代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如货物拼箱、转运等多种物流解决方案。
比如,当船期出现突发波动,如船舶故障导致船期延误时,货代可以迅速为企业重新规划运输路线,如通过将货物转运到附近港口,再通过陆运等方式运送到目的地,以减少对企业业务的影响。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