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油轮安全操作培训,装卸油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
油轮安全操作培训,装卸油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
2024年12月14日 22:56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在油轮装卸油过程中,静电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措施:


一、装卸油设备的静电接地


  1. 设备接地要求

    • 油轮的输油管道、装卸臂等装卸油设备必须进行可靠的静电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标准,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例如,使用专门的静电接地夹连接到油轮的金属结构或岸上的接地装置上,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导走。

    • 对于一些可移动的装卸设备,如便携式输油软管,除了连接本身的静电导除装置外,还要保证其与固定设备之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完整的静电导除通路。

  2. 接地检查与维护

    • 在装卸油作业前,要仔细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是否完好。查看接地夹是否有损坏、连接是否牢固等。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维护和测试,如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复,如清理接地极周围的腐蚀物、更换损坏的接地线等。


二、控制油品流速和装卸方式


  1. 流速控制

    • 严格控制油品的装卸流速,这是减少静电产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初始阶段,油品流速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不超过 1m/s。这是因为在装卸开始时,管道内的静电积聚最为迅速,较低的流速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量。

    • 随着装卸过程的进行,当油品在管道内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后,可以适当提高流速,但也应根据油品的性质、管道的直径等因素,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对于轻质油品,最大流速通常不超过 7m/s。

  2. 装卸方式优化

    • 采用底部装卸油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与顶部装卸相比,底部装卸油时油品在容器内的喷溅和搅动较小,从而降低了静电产生的可能性。如果必须采用顶部装卸,要尽量使油品沿罐壁流入,避免油品从高处直接冲击罐底而产生大量静电。

    • 同时,在装卸油过程中,避免油品的空吸和飞溅现象。例如,要确保油泵的吸入性能良好,防止因空吸产生气泡,气泡破裂时会产生静电。


三、人员操作与防护


  1. 个人静电消除

    • 进入装卸油作业区域的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的纤维应含有导电纤维,能够将人体静电导走。在进入作业区前,人员还应通过人体静电消除器消除身上携带的静电。人体静电消除器通常安装在作业区入口处,人员用手触摸其金属部分,将静电导入大地。

    • 禁止在装卸油作业区域内脱换衣服、梳头、拍打衣物等容易产生静电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人体静电的突然释放,从而引发危险。

  2. 操作规范

    • 操作人员在装卸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开启和关闭阀门时,要缓慢操作,避免油品的流速突变而产生静电。例如,在开启输油阀门时,应逐渐打开,使油品平稳地进入管道。

    • 当需要进行油品取样等操作时,要使用防静电的取样器具,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油品的飞溅和搅动。在将取样器具放入油品容器前,要确保其与容器壁良好接触,使静电能够顺利导除。


四、油舱环境控制与监测


  1. 油舱惰化处理

    • 对油舱进行惰化处理可以降低油舱内的氧气含量,从而减少燃烧和爆炸的风险。通过向油舱内注入惰性气体(如氮气),使油舱内的氧气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一般不超过 8%。这样即使有静电放电现象,也不容易引发燃烧或爆炸。

    • 在装卸油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油舱内的氧气含量,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如果发现氧气含量升高,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惰性气体的注入量。

  2. 静电监测系统

    • 油轮应配备静电监测系统,对装卸油过程中的静电电位进行实时监测。静电监测仪可以安装在输油管道、油舱等关键位置,当监测到静电电位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 船员要熟悉静电监测系统的操作和报警信号的含义,一旦收到警报,要立即停止装卸油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检查接地装置、降低油品流速等,直到静电电位恢复到安全范围内。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