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人员落水时,应按照以下应急处理步骤操作:
一、发现与报警
发现人员落水
当发现人员落水后,要立即大声呼喊 “有人落水(Man Overboard)!”,同时要明确落水者的位置,尽量准确地指出落水者相对于船舶的方位,例如 “左舷船头方向(Port bow)” 或 “右舷船尾(Starboard stern)” 等。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救援行动提供重要依据。
可以通过指向落水者、使用附近的参照物来帮助其他船员确定位置。如果可能的话,立即按下船上的人员落水报警按钮,启动船舶的人员落水报警系统。这种系统一般会在驾驶台、机舱等重要位置发出警报,提醒全体船员有人员落水情况发生。
向驾驶台报告
发现者或附近的船员要尽快使用船上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等)向驾驶台报告人员落水情况。报告内容应包括落水者的位置、时间、当时的海况(如浪高、水流速度和方向等)。例如:“驾驶台,左舷船尾有人落水,时间是 10 点 30 分,浪高约 2 米,水流向船尾方向,速度约 1 节。” 驾驶台接到报告后,会立即启动人员落水应急程序。
二、船舶操纵与定位
执行紧急转向操作
驾驶台船员在接到人员落水报告后,应立即执行紧急转向操作。对于右旋螺旋桨的船舶,通常采用 “威廉逊回旋(Williamson Turn)” 或 “单回旋(Single Turn)” 来接近落水者。
以威廉逊回旋为例,首先向落水者一舷满舵,例如落水者在左舷,就向左满舵。当船舶航向改变 60° 左右时,再向相反方向满舵,使船舶回转,最终使船舶回到原来的航线上,并驶向落水者。这种操纵方法可以使船舶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落水者附近,并且能够在接近落水者时保持适当的速度和方向。
在转向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船舶的动态和周围的海况,防止船舶发生碰撞等其他事故。
保持落水者在视线范围内
安排专人在船舶高处(如驾驶台翼桥等位置)使用望远镜等设备持续观察落水者,确保船舶在操纵过程中不会失去落水者的位置。同时,要通过雷达等设备对落水者进行定位,将雷达光标对准落水者,标记其位置。
如果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要打开探照灯等照明设备,照亮落水者所在的区域,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定位。并且要根据海况和船舶的运动,不断调整照明角度和范围。
三、救援准备与实施
准备救援设备
船员应迅速准备好救援设备,如救生圈、救生筏、抛绳器等。将带有自亮灯和烟雾信号的救生圈抛向落水者,尽量抛在落水者附近,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击中落水者。救生圈的自亮灯可以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时帮助船员找到落水者,烟雾信号可以在白天提供明显的位置标识。
同时,要准备好救生筏,并检查其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包括救生筏的充气装置、绳索、救生用品等。如果需要使用起重机等设备放下救生筏,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实施救援
当船舶靠近落水者后,可以使用救生艇或者救生筏进行救援。如果使用救生艇,要将救生艇缓慢放下水面,艇上的船员要穿戴好救生衣,携带必要的救援工具(如急救箱等)。在靠近落水者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小心地将落水者拉上救生艇。
如果是使用救生筏救援,要通过绳索等方式将救生筏牵引到落水者附近,帮助落水者爬上救生筏。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落水者的身体状况,可能落水者已经受伤或者体力不支,需要特别小心地进行救援操作。
四、医疗急救与后续处理
对落水者进行医疗急救
一旦将落水者救起,要立即对其进行医疗急救。首先检查落水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如果落水者呼吸和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对于落水者可能出现的低体温症,要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干燥的毛毯、热水袋等进行包裹,但要注意防止烫伤。同时,检查落水者是否有外伤,如有伤口,要进行简单的止血和包扎处理。
后续处理
通知船上的医务室或者有医疗资质的船员对落水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将落水者转移到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的变化。
驾驶台要记录人员落水事件的详细过程,包括时间、位置、救援过程等信息,并且向船公司或者相关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这一事件。同时,要对整个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检查船舶在人员落水应急方面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