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弃船演习培训中,船员集合程序和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报发出后立即行动
当弃船警报(通常是七短一长声)响起后,船员必须立刻停止手头的一切非紧急工作,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部署表规定的路线前往集合地点。这要求船员熟悉警报声音的含义,并且牢记自己的集合路线,无论在船舶的任何位置,都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
例如,在一艘大型货船上,船员分布在不同的舱室、甲板和工作区域。听到警报后,位于机舱底层的轮机员要迅速关闭相关设备和系统,防止发生危险,然后通过安全通道向上层甲板的集合点撤离;而在驾驶台值班的船员则要携带重要的航海文件、船舶证书等资料前往集合点。
二、集合要点
携带规定物品
集合地点的选择与到达
集合地点通常是在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站附近。这些地点的选择是考虑到在弃船时能够方便、快速地登乘救生设备。船员要熟悉船舶上所有的救生艇(筏)登乘站位置,并且在前往集合点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奔跑过程中摔倒或碰撞受伤。
在到达集合点后,船员要按照规定的编组站位。一般是按照部门(如甲板部、轮机部等)或工作小组进行分组,这样便于在登乘救生艇(筏)时能够有序进行,同时也方便在救生艇(筏)内进行后续的操作和管理。
点名与报告
检查与准备登乘
在等待登乘救生艇(筏)的过程中,船员要对救生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救生艇(筏)的绑扎是否牢固,登乘装置是否正常,救生艇(筏)内的属具(如食品、淡水、信号设备等)是否齐全且处于可用状态。
同时,船员还要做好登乘的准备工作,如调整好自己携带的物品,确保不会在登乘过程中掉落,并且要熟悉登乘的顺序和方法。登乘顺序一般是先安排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然后按照部门或小组依次登乘。在登乘过程中,船员要听从指挥人员的口令,保持秩序,避免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