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货物的适宜温度
肉类和禽类:一般需要在 - 18℃以下的低温环境保存。这是因为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酶的活性,防止肉类腐败变质。例如,牛肉在 - 18℃的冷藏环境下,保质期可以延长数月之久。
鱼类和海鲜:大多数鱼类适宜的储存温度在 - 20℃至 -25℃之间。一些深海鱼类,如金枪鱼,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通常要保持在 - 40℃至 -50℃的超低温环境,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其肉质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乳制品:不同的乳制品要求的温度有所差异。牛奶通常需要在 2℃ - 6℃的环境下冷藏,而奶酪的冷藏温度一般在 4℃ - 8℃之间,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抑制细菌滋生,延长乳制品的保质期。
水果和蔬菜:0℃ - 4℃是许多叶菜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和部分水果(如苹果、梨)较为适宜的冷藏温度。但也有一些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等,它们在 12℃ - 16℃的环境下冷藏更合适,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冻伤。
温度精度要求
冷藏系统应能够精确控制温度,一般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 ±1℃ - ±2℃。例如,对于药品运输船的冷藏系统,温度精度要求更高,波动范围可能需要控制在 ±0.5℃以内,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湿度控制
合适的湿度对于货物保鲜至关重要。一般冷藏舱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80% - 95%。高湿度环境有助于防止水果、蔬菜等货物脱水萎蔫。例如,在运输新鲜草莓时,如果冷藏舱内湿度过低,草莓很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瘪,影响品质;但湿度过高又可能导致霉菌滋生,所以需要精确控制。
为了控制湿度,冷藏系统通常配备有除湿器和加湿器。除湿器可以去除过多的水分,当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加湿器会向舱内释放水蒸气,以维持合适的湿度。
空气循环与通风
良好的空气循环能够确保冷藏舱内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冷藏系统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管道和风机,使冷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冷藏舱内。例如,在大型冷藏集装箱船中,通风系统要保证每一个集装箱都能获得足够的冷空气供应。
对于一些有呼吸作用的货物,如水果和蔬菜,适当的通风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通风量一般根据货物的种类和装载量来确定。例如,每吨苹果每小时大约需要 30 - 50 立方米的通风量,以维持其正常的呼吸作用,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变质。
备用系统和冗余设计
船舶冷藏系统应具备备用制冷机组或关键部件的冗余设计。在主制冷机组出现故障时,备用系统能够及时启动,确保冷藏功能不间断。例如,一些远洋船舶的冷藏系统配备有双套制冷机组,当一套机组发生故障时,另一套机组可以自动切换运行,保障货物安全。
同时,对于一些易损部件,如压缩机的密封件、阀门等,应备有足够的备件,并且这些备件的更换应该方便快捷,以减少维修时间。
故障监测与报警
冷藏系统需要配备完善的故障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一旦参数超出正常范围,系统应立即发出警报。例如,当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报警系统会及时提醒船员,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维修。
远程监控功能也是现代船舶冷藏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卫星通信等手段,船员可以在驾驶台或岸上远程监控冷藏舱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能源效率
在设计冷藏系统时,应考虑采用高效的制冷技术和设备,以降低能耗。例如,采用变频压缩机可以根据冷藏舱内的实际负荷自动调节制冷功率,相比传统的定频压缩机,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
优化冷藏舱的绝热性能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绝热材料可以减少外界热量传入冷藏舱,降低制冷系统的负荷。例如,采用聚氨酯泡沫等高效绝热材料对冷藏舱壁进行隔热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制冷剂环保性
应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CFCs)会破坏臭氧层,目前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环保制冷剂,如 R - 404A、R - 134a 等。这些制冷剂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较低,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同时,在制冷剂的充注、回收和处理过程中,也应严格遵守环保规定,防止制冷剂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