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用锚泊设备的组成和选型原则是什么?如何根据船舶的大小和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锚和锚链?
船用锚泊设备的组成和选型原则是什么?如何根据船舶的大小和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锚和锚链?
2024年12月14日 13:01   浏览:139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船用锚泊设备的组成


    • 是船舶锚泊设备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抓入土或礁石等水底物体,产生抓力使船舶固定在一定位置。常见的锚有霍尔锚(也叫山字锚)、斯贝克锚等。霍尔锚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抓重比(锚的抓力与锚重之比)相对较小,约为 2 - 4;斯贝克锚是一种改良型的锚,其抓重比能达到 3 - 5,并且在各种底质情况下都有较好的抓力性能。

  1. 锚链

    • 用于连接锚和船舶,传递锚的抓力。锚链由许多链环连接而成,一般有普通链环、加大链环、转环等不同类型的链环。转环的作用是防止锚链扭结,保证锚链在水中能自由转动。锚链的大小通常用链径来表示,链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锚链的强度。

  2. 锚机

    • 是用于收放锚链的机械装置。它可以是电动的、液压的或者蒸汽驱动的。锚机应具备足够的拉力来收放锚链,并且要有一定的刹车装置,以确保在抛锚和起锚过程中能够控制锚链的运动。例如,电动锚机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在现代船舶上应用较为广泛。

  3. 掣链器

    • 安装在锚机和锚链筒之间,用于固定锚链,防止锚链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滑出。掣链器有螺旋掣链器、闸刀掣链器等多种类型。螺旋掣链器通过螺旋装置收紧对锚链的固定,闸刀掣链器则是利用闸刀卡住锚链来实现固定。

  4. 锚链筒

    • 是锚链进出船体的通道,它的位置和角度设计要合理,既要保证锚链能够顺利进出,又要防止海水大量涌入船内。一般安装在船舶首部,其内部通常有衬套,以减少锚链与锚链筒之间的摩擦。

二、选型原则


  1. 根据船舶大小选型

    • 锚链的大小(链径)与船舶的大小密切相关。小型船舶的锚链链径一般在 12 - 22 毫米之间,例如上述 30 米长的游艇,锚链链径可能为 12 - 16 毫米。中型船舶的锚链链径通常在 22 - 40 毫米之间,10000 总吨的沿海货船锚链链径可能为 30 - 36 毫米。大型船舶的锚链链径会更大,一般在 40 - 76 毫米之间,30 万吨级的远洋油轮锚链链径可能达到 70 - 76 毫米。锚链的长度通常根据船舶的作业环境和船舶类型来确定,一般为 4 - 8 倍的水深。

    • 对于小型船舶(如长度小于 50 米的游艇、小型渔船等),由于船舶自身重量和所需的锚泊力较小,可以选择重量较轻的霍尔锚。例如,一艘 30 米长的游艇,配备 1 - 2 个重约 50 - 100 千克的霍尔锚就能满足基本的锚泊需求。

    • 中型船舶(长度在 50 - 200 米之间),如沿海货船、客船等,需要较大的抓力,斯贝克锚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其抓力性能好,能适应多种底质。一般来说,船舶每 100 总吨所需的锚重约为 30 - 50 千克,例如一艘 10000 总吨的沿海货船,可能需要配备两个重约 3 - 5 吨的斯贝克锚。

    • 大型船舶(长度超过 200 米),如远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由于船舶巨大,对锚的抓力要求更高。除了考虑锚的类型外,还可能需要采用特殊设计的大抓力锚,如 AC - 14 型锚。这种锚的抓重比更高,能达到 5 - 8 左右。对于一艘 30 万吨级的远洋油轮,可能需要配备两个重达 10 - 15 吨的大抓力锚。

    • 锚的选型

    • 锚链选型

  2. 根据作业环境选型

    • 在风浪和水流较大的海域,如外海、海峡等区域,船舶需要更大的锚泊力来抵抗风浪和水流的作用力。此时,除了选择大抓力锚外,还需要增加锚链的长度和强度。例如,在强风(风速超过 10 级)和急流(流速超过 3 节)的环境下,船舶的锚链长度可能需要增加到 8 - 10 倍的水深,并且要选用链径较大、强度较高的锚链,以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锚泊。同时,锚机的拉力也需要足够大,以保证能够顺利起锚。对于经常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作业的船舶,锚机的拉力可能需要达到锚链破断拉力的 40% - 60% 左右。

    • 如果船舶经常在软泥底质的水域作业,如一些河口、海湾等,一般的锚(如霍尔锚、斯贝克锚)都能较好地抓底。但如果是在礁石较多或者底质坚硬的海域(如一些海岛周围、山区附近的水域),则需要选用专门的大抓力锚或者具有特殊结构的锚,如丹福斯锚。这种锚的锚爪设计能更好地嵌入礁石缝隙或者抓牢坚硬的底质,其抓重比在软泥底质中可达 4 - 6,在礁石底质中也能有较好的表现。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