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内河航运资讯  >  内河航道的水位季节性变化对航运成本影响及应对?
内河航道的水位季节性变化对航运成本影响及应对?
2024年12月12日 12:31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水位季节性变化对航运成本的影响

(一)船舶载货量限制


  1. 水深不足导致减载

    • 在内河航道水位较低的季节,航道水深变浅。为了避免船舶搁浅,船舶必须减少载货量。例如,一艘正常情况下能载货 3000 吨的内河驳船,在枯水期可能因为航道水深限制,只能载货 2000 吨甚至更少。这意味着单位运输成本上升,因为船舶的运输效率降低,而固定成本(如船员薪酬、船舶折旧等)分摊到每吨货物上的费用增加。

    • 对于一些吃水较深的大型船舶,在水位季节性下降时可能无法正常通航。船公司要么选择等待水位回升,导致船舶闲置成本增加;要么改用小型船舶运输,而小型船舶的单位运输成本通常较高,且可能需要多次往返才能完成相同的货运量,进一步增加了运输成本。

  2. 船舶吃水与航道水深匹配

    • 航运企业需要不断关注水位变化来调整船舶的吃水。在洪水期,航道水深增加,但船舶的最大吃水也受到桥梁净空高度等因素的限制。如果船舶吃水控制不当,可能会在通过桥梁时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洪水期,船舶可能需要降低航速,以应对水流速度加快和水面漂浮物增多的情况,这也会影响运输效率,增加航运成本。

(二)航行安全保障成本增加


  1. 助航设施维护与更新

    • 水位季节性变化会影响内河航道的助航设施。在水位涨落过程中,航标可能会被移位、损坏或者被淹没。航道管理部门需要频繁地维护和重新布设航标,这增加了航道维护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可能会通过航道收费等方式部分转嫁到航运企业身上。

    • 例如,在洪水期过后,许多航标可能被冲毁,航道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复和重新定位航标。航运企业为了确保航行安全,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航道通行费用来支持这些维护工作。

  2. 船舶航行风险及保险费用

    • 水位变化导致的航道情况复杂,如浅滩的位置改变、水流速度和流向不稳定等,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风险。航运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往往需要购买更高保额的船舶保险,保险费用随之上升。

    • 同时,船舶在复杂的航道条件下航行,容易发生搁浅、碰撞等事故。一旦发生事故,除了船舶维修费用、货物损失赔偿等直接成本外,还会导致船舶停航,造成营运收入损失,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航运成本。

(三)运营时间和效率变化


  1. 航行时间不确定性

    • 水位季节性变化会使内河航道的水流速度发生改变。在枯水期,水流速度减慢,船舶的航行速度可能会降低;在洪水期,水流速度加快,但可能因为航道条件变差(如漂浮物增多)而需要降低航速。这种航行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航运企业的运营计划。

    • 例如,对于一些有严格交货时间要求的货物运输,航运企业可能需要预留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水位变化带来的航行时间延长,或者采用更快速但成本更高的运输方式(如增加拖轮功率)来确保按时交货,这无疑增加了航运成本。

  2. 港口作业效率影响

    • 港口的水深也会随着内河水位变化。在枯水期,港口水深变浅,大型船舶可能无法正常靠泊,需要等待涨潮或者进行减载才能靠港卸货,这会导致船舶在港口的停留时间延长。

    • 此外,水位变化还会影响港口的装卸设备。例如,水位下降可能导致码头前沿的起重机等设备与船舶之间的高度差变大,需要调整装卸设备的作业参数,甚至可能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这都会增加港口作业成本,进而影响航运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

二、应对措施

(一)船舶运营管理调整


  1. 船舶调度优化

    • 航运企业可以建立船舶调度中心,密切关注内河水位变化情况以及气象条件。根据水位预测信息,合理安排船舶的运输任务。例如,在枯水期,优先调度吃水较浅的船舶进行运输,将吃水较深的大型船舶安排到水位较深的航道或者等待水位回升后再投入运营。

    • 同时,通过优化船舶航线,避开水位变化较大或者航道条件差的区域。利用航道信息系统,分析不同季节各航道段的水位情况,规划出最优的运输路线,减少因水位变化导致的运输效率降低。

  2. 船舶载货量灵活规划

    • 航运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水位情况,制定灵活的载货量标准。在枯水期,根据航道水深和船舶吃水限制,精确计算每艘船舶的安全载货量。并且可以与货主协商,在水位较低时适当调整货物运输计划,如增加运输批次、减少单次载货量等方式,确保船舶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运输效率。

    • 在洪水期,虽然航道水深增加,但要考虑桥梁净空高度等因素,合理安排载货量。同时,加强对船舶载货情况的实时监控,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始终符合安全要求。

(二)航道维护与合作


  1. 加强与航道管理部门合作

    • 航运企业可以与内河航道管理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航道的维护和改善工作,如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技术协助。航道管理部门在进行航道疏浚、航标布设等工作时,可以更加考虑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

    • 例如,航运企业可以和航道管理部门共同建立水位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在航道关键位置设置水位监测站,实时收集水位数据,并将数据及时共享给航运企业,使企业能够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2. 航道改善建议与参与

    • 航运企业凭借自身的运营经验,向航道管理部门提供关于航道改善的建议。例如,对于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的航道段,建议增加航道疏浚的频率或者加深航道深度。也可以参与航道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评估,确保航道的改善能够有效降低水位变化对航运成本的影响。

(三)风险防范与保险策略


  1.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 航运企业要定期对船舶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的航行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枯水期,加强对航道浅滩位置的排查,为船舶配备更先进的测深设备,提前发现浅水区并调整航线。

    • 在洪水期,增加船舶的安全检查频率,确保船舶的主机、舵机等关键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以应对复杂的水流情况。同时,对船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在水位变化复杂情况下的航行操作技能。

  2. 保险方案优化

    • 航运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协商,根据水位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保险方案。例如,在水位变化风险较高的季节,增加保险金额或者扩大保险范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船舶事故和货物损失。

    • 同时,通过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和风险预防措施,降低保险事故发生率,争取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上的优惠,从而降低保险成本。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