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船舶吨位计算
原理基础:船舶吨位是衡量船舶大小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港口停泊费会根据船舶的净吨位或总吨位来计算。净吨位是指从总吨位中扣除不能用于载货或载客的容积后的船舶有效容积,主要用于计算船舶的商业运营相关费用,如港口费、运河通行费等;总吨位是指按照吨位丈量规范丈量所得的船舶内部容积总和,包括船舶的货舱、机舱、船员起居舱室等所有围蔽空间的容积总和。
计算示例:例如,某港口规定净吨位在 1000 - 5000 吨的船舶,停泊费为每净吨每天 5 元;净吨位在 5001 - 10000 吨的船舶,停泊费为每净吨每天 6 元。一艘净吨位为 3000 吨的船舶在该港口停泊 3 天,其停泊费计算为 3000 吨 ×5 元 / 净吨 / 天 ×3 天 = 45000 元。
按停泊时间计算
原理基础:停泊时间是另一个关键因素。从船舶抵达港口指定的锚地或码头开始,到船舶离开的这段时间都被计入停泊时间。港口通常会规定基本的计费时间单位,如小时、天等。有些港口对于短时间的临时停泊(如不超过几个小时的等待装卸货指令的停泊)和长时间的常规停泊(如因货物装卸、船舶维修等原因的停泊)会有不同的计费方式。
计算示例:例如,某港口规定船舶停泊首 24 小时内,每小时收费 100 元;超过 24 小时后,每小时收费 80 元。一艘船舶停泊了 30 个小时,其停泊费计算为:前 24 小时费用为 24 小时 ×100 元 / 小时 = 2400 元,后 6 小时费用为 6 小时 ×80 元 / 小时 = 480 元,总共费用为 2400 + 480 = 2880 元。
其他影响因素
船舶类型:不同类型的船舶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例如,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等由于其装卸方式、货物性质、港口设施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港口可能会针对它们制定不同的停泊费计算方式。集装箱船可能会根据其标准箱(TEU)数量结合停泊时间来计费,因为集装箱船的装卸效率通常与箱数有关;油轮则可能考虑其货物的危险性、输油设施的占用时间等因素。
码头设施使用情况:如果船舶使用了港口的特殊码头设施,如冷藏集装箱的供电设施、大型散货装卸设备等,会额外收取相应的设施使用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与停泊费合并计算或者单独列出。另外,对于停靠在深水码头(为大型船舶提供服务)的船舶,其停泊费可能会比停靠在浅水码头的普通船舶要高,因为深水码头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更高。
港口地理位置和繁忙程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且贸易繁忙的港口,如新加坡港、上海港等,由于其土地资源有限、港口设施先进且需求旺盛,停泊费可能会相对较高。而一些小型港口或者地理位置较偏远的港口,为了吸引船舶停靠,可能会采用较低的停泊费策略。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