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时间及原因
当全球经济处于增长阶段,国际贸易频繁。例如,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口需求旺盛。像印度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时,大量进口钢材、工程机械等,使得相关航线的航运业务繁忙。
旅游旺季也会对航运产生影响。在北半球夏季(6 - 8 月),是地中海、北欧等地区的旅游旺季。邮轮、渡轮等客运船舶业务繁忙,同时为旅游区提供物资的货运船舶也会增加运输量。
在西方,圣诞节(12 月 25 日)前的几个月是航运旺季。因为欧美国家需要进口大量商品用于节日消费,像玩具、礼品、电子产品、服装等。例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会在 9 - 11 月加大对欧美地区玩具的出口,以满足圣诞市场的需求。
在中国,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前也是航运旺季。许多商品如食品、家居用品、服装等的运输需求大增。而且一些工厂会在春节前加紧出货,同时进口原材料储备,以应对节后的生产。
传统节日和购物季
经济增长期和消费旺季
淡季时间及原因
全球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时期是航运淡季。如 2008 -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贸易萎缩,大宗商品需求下降,航运市场一片惨淡。以干散货运输为例,铁矿石、煤炭等货物的运输量大幅减少,许多散货船闲置。
某些产业的淡季也会导致航运淡季。例如,农产品收获后才会大量运输,在非收获季节,用于运输农产品的船舶需求就会降低。像美国的小麦收获季节主要在 6 - 7 月,收获后集中运输出口,其他时间相关航线的运输需求就比较少。
在北半球冬季(1 - 2 月部分时段),北冰洋和部分高纬度海域会出现结冰现象。例如,波罗的海部分海域结冰,使得船舶航行困难,航运业务受到极大限制。一些港口可能会因为恶劣天气,如暴风雪而暂停作业,导致航运淡季出现。
北半球的夏季(7 - 8 月部分时段)是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活跃时期。在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这些强烈的气旋会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港口为躲避风暴不得不停止装卸作业,航运公司也会暂停船舶的运营,特别是在台风频繁经过的东亚沿海和加勒比海地区航线。
自然因素 - 气候
经济和产业周期因素
影响因素总结
各国的政策法规,如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关税增加、进口配额限制等)会减少国际贸易量,影响航运市场。而贸易协定的签订则有利于航运的发展。
突发的公共事件,如新冠疫情。疫情期间,各国采取封锁措施,港口作业受限,客运航运几乎停滞,货运也受到很大影响,如防疫物资运输紧急但其他货物运输受阻。
气候条件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港口的作业。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雾、冰冻、台风等都会限制船舶航行,减少航运业务。
季节性的河流流量变化也对内河航运有显著影响。例如,在枯水期,内河船舶的载货量可能需要降低,甚至部分航道无法通航。
全球经济形势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需求。经济繁荣时,进出口贸易活跃,航运需求旺盛;经济衰退时则相反。
汇率波动也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进口商品可能会增加,有利于航运;而货币贬值可能刺激出口,但也可能因成本上升等因素对航运产生复杂的影响。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